◆《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1988年,是我自费日本留学的年头。那一年,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也发生了一件与当地国计民生有关的大事,就是悉尼单轨列车开通。现在,悉尼已经有三条轻轨了,其一为“L1 达利奇山线”;其二为“L2 兰域线”;其三为“L3 金斯福德线”。不过,“L1 达利奇山线”首段线路的开通,已经是1997年8月了。澳大利亚好像在城市所有建设方面,都在享受着一个“慢”字。

在日本,我喜欢做任性的散游。随意乘坐上一趟列车,随意在一个车站下车,随意再乘上一辆交通巴士,随意到其终点站后,再步行沿线返回到那个起点站。这段巴士的步行返回时间,通常需要两个小时以上。但对沿途风情观察与享受,却不是一般旅行可以比的。

2024年6月16日,初冬的悉尼风和日丽。我一时兴起,也想在悉尼来一次散游。于是,清晨早餐后在我们到了悉尼唐人街,任性随意地选择乘坐L3 金斯福德线。因为此前曾乘坐此线到过它的一个终点站——“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车站,这一天就决定乘坐到它的另外一个终点站——“少年金斯福德(Juniors Kingsford)”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悉尼的华侨朋友提供了一张“澳宝卡”。这样,我“入乡随俗”,在站台上的读卡器上先是刷卡,然后上车。接着,我向来的弱项——数学成为“强项”,伸着脖子看路线线图,细细地数车站,得知L3金斯福德线(Kingsford Line)共有16个车站。我们是从中途的“唐人街(Chinatown)”车站上车的,到终点站“少年金斯福德(Juniors Kingsford)”还有10站。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真正的弱项是英文喽!

不得不说,L3 金斯福德线车厢设计简洁明亮,弧形的大窗户让人一上车就被外面的景色吸引。我是一边看景,一边看英文站名,一边还要搜肠刮肚想它是什么意思,不仅感到目不暇接,更感到这个65岁的大脑已经不够用了。还好,很快到了终点站——“少年金斯福德(Juniors Kingsford)”车站。下车后,继续在站台的读卡器上刷卡,这才是完成了一个乘坐过程。

因为来时知道了悉尼机场名叫“金斯福德机场”,到这个车站后又知道它与下一个车站的站名中都有“金斯福德”。这次悉尼之行,我算是记住了“金斯福德”这个名字。原来,金斯福德·史密斯是澳大利亚航空先驱,是20世纪早期最著名的飞行员之一,以其开创性的跨洋飞行而闻名。今天,澳大利亚以其名字命名机场、车站、地域,仔细想想,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步在金斯福德的街头,小餐馆、咖啡馆和精品店错落其中,其中还有不少华侨华人开的店铺,那红色的灯笼、金色的招牌、感觉又到了一条“唐人街”。一些建筑以“1012”、“1914”等数字显摆其历史的悠久,但也别具特色。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我很想走进一家街角的咖啡馆,点上一杯Flat White,享受这里的悠闲、宁静与温馨。无奈,日程匆匆,惦念笔头,总想多走几步,多看一看。

很快步入肯辛顿Kensington区域,这里是悉尼科技大学(UNSW)主校区的所在地。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看着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在林荫道上,与其说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如说再次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罢,好汉不提当年勇。

不能按照车站一一数来,那样会成为流水账的。途经得昆士兰湾车站,附近有著名的兰德威克赛马场(Randwick Racecourse),这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赛马场之一,自1860年第一次比赛以来,这里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赛事。

曼莱海滩车站就在绿树成荫的摩尔公园(Moore Park)旁。据说,这所公园得名于悉尼的第七任市长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他在19世纪后期极力倡导,把这片区域打造成了一个公共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悉尼中央车站了。它作为悉尼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不仅是L3线的起点,也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这座车站在1906年第一次开放,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当然,有人会说,1881年建成的中国第一座火车站——唐山站,要比它的历史厚重许多。但是,悉尼的中央车站保留下来了,它的建筑风格兼具维多利亚时代的奢华与新古典主义的庄重。站内那座高耸的钟楼,更是悉尼市民记忆中的时间坐标。

可以说,这趟 L3 线的任意旅程,仿佛做了一次时光的穿梭,从悉尼的现代繁华看到金斯福德的历史积淀,它不仅连接了不同的地理空间,更串联起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条线,是悉尼心脏中的一条动脉,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活力,伴随着无数人的生活与梦想。在这条轻轨线上,我感受到了悉尼的多元与包容,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