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执行到391高地(敌军在上甘岭的前沿阵地)潜伏的任务前,在入党申请书中,邱少云赤诚地写下这一句话,用以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世界和平尽早到来的期望,并表示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邱少云真的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面对敌人漫无目的的打击,以及随之而来的熊熊大火的燃烧,他始终匍匐在391高地的战场上,未曾移动或逃跑,最后被大火无情地吞噬全身,直至牺牲也没有暴露……

壮烈牺牲的那一年,他刚好26岁,是干劲十足、拥有光辉前程的青年。而战争却是如此残酷,像他一样的无数战士们,只能用生命去报效祖国与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梦想。

391高地距离上甘岭主峰不远,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前哨阵地,邱少云用生命完成任务的结果,就是使志愿军主力部队顺利实施针对上甘岭的战斗计划。

不过,令作战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上甘岭这一面积仅有3.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然会发生由战斗向战役转变的意外变局,从而让双方都付出惨痛且巨大的代价。

经过“三角山”之战,志愿军以丢失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的阵地为代价,迫使“联合国军”停止向北进发,从而扭转白马山之战败局所带来的影响,在战斗中赢得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一定要对英雄们进行追奖,除用身体挡住子弹的特级英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等之外,邱少云的名字也应该在英雄的名单之中。

正是因为邱少云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任务,才会使志愿军顺利进攻上甘岭。如果当时他忍受不了大火的燃烧而暴露目标,战局将会有新的改变,历史的走向也会不同。

因此,国人应当时刻铭记邱少云的名字并将他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不过60多年来国人一直有一个未实现的心愿,就是都只听说他的英雄事迹,却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真容

1962年10月,国家在重庆市铜梁县城为他建设了一座纪念馆,朱德总司令、杨尚昆等重要领导人都帮忙题词,充分表明国家对他的认可和敬重。

然而,因邱少云生前没留下遗照,以至于后人都不知他真实的容貌是什么样的,所展览出来的绘画形象、雕塑,等等,都是依照他的亲人提供的信息而重新塑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据《唯一在世弟弟回忆邱少云:他说会带着光荣花回来的》一文的描述,纪念馆中所见到的邱少云形象,其实是“参照他三弟、四弟的样子设计的”

无论如何,因这一层关系,真正知道邱少云长相的,除了他的亲人以外,就鲜为人知了。如此重要的英雄,难道真的永远不能再次看到他的真容了吗?

事情到2016年出现转机,一位居住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志愿军老兵,拿出一张存留已久的老照片以后,牵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同时让后人知道邱少云的真实样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志愿军老战士名叫陈大权,他手中收藏有邱少云照片的事,因一次普通的走访而被曝光出来。

2016年1月30日,遵义市相关部门依照惯例,到市辖区内的各行政单位走访。当走访人员抵达陈大权所在的村子时,意外地得知他的英雄事迹,从而让关于他和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不凡经历被曝光出来。

当时人们除了将焦点聚焦在陈大权的身上之外,还有他手上珍藏了60多年的邱少云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连邱少云的家人都没有存照,所以陈大权手上的这一张,算是目前发现的、邱少云存留下来的唯一一张照片

2017年春节前,陈大权依依不舍地将照片拿出来,无偿地捐献给重庆市的邱少云纪念馆,弥补了纪念馆60多年来,因没有邱少云真容照而带来的遗憾。由于照片的独特性,它目前已是纪念馆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一张朴素的黑白照,背后隐藏着一段已经鲜为人知的抗美援朝故事。拜访中,走访人员咨询陈大权同邱少云之间的关系,才得知他曾是邱少云的战友、朋友和同志。

英雄,不一定只有在战场上牺牲的才配有此称呼,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或者是经历过血与火洗礼而存活下来的人,但凡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都是值得人们敬重的伟大英雄。

陈大权和邱少云在战斗中相识,战争结束以后,邱少云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大权不同,虽然也是英雄,但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就默默地回到老家种地,成为普通的农民,未曾以英雄的姿态公开露面。谈及两人之间的革命友谊,得从他们一起被安排到同一个班说起

据陈大权回忆:1951年10月,他所在的解放军零九二五部零零六五部二支队二连开往前线,从而有机会同邱少云相识。

两人有着极其相似的成长背景,同时又是大西南地区的老乡,文化、生活习性和语言交流等非常相近。所以,他们被安排到一处之后,马上就熟悉起来,并让彼此的革命友谊迅速升温。

1930年6月,陈大权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浸水乡的八村(现为桐梓县木瓜镇新坝村椅子组)出生。因为家庭相当贫苦,所以他8岁时只能给人放羊,16岁时依靠务农养家。

1948年,解放全国指日可待,反动军苟延残喘,试图以西南地区为大本营,继续顽抗到底。在此背景下,时年已18岁的陈大权毫无疑问地被抓壮丁,莫名其妙地成为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6月,陈大权所在的队伍宣布起义,此后被编入解放军第十七军105团警卫连中,终于因此而得到解脱。

1926年7月,邱少云在重庆市铜梁县(今铜梁区)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中出生,父母均为农民。为了给地主交租,父亲曾做过船工。

不幸的是,黑心船老板想赖钱,将邱父推入河中淹死,让年仅9岁的邱少云沦为孤儿。几年之后,邱母因贫患病,也离开了人世,让11岁的邱少云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

到处打工的过程中,让邱少云体验到了人间冷暖,四处受人欺凌,却有苦说不出来。厄运还没有结束,13岁时,被反动军抓壮丁,同陈大权一样莫名其妙地成为军人。

到1949年,他所在的部队起义后才得以被解放出来,此后于当年的12月加入人民解放军,成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的人民战士。

1951年3月,邱少云主动参与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战斗。1952年初,因训练需要,他和陈大权被分配到同一个班中,并成为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处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大权对邱少云印象深刻,他后来清晰地回忆说:

“邱少云的个子比我高一个脑袋,身体比我壮实。我们班的战友来自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甘肃等地。部队每天都要进行学习和训练,训练非常艰苦,训练之余,大家都必须抓紧时间休息,所以战友之间交往不多。”

正是由于训练相当艰苦,交往的时间不多,所以才让陈大权非常珍惜同邱少云的接触,与之成为异地他乡的朋友。

训练结束以后,陈大权被分配到一个机枪连中,邱少云则被分配到了侦察连,所以两人就此分开。

战场情形千变万化,没有人知道是否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所以对于相遇的每一个人,志愿军战士们都异常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别之前,陈大权同邱少云互赠照片。为了不让陈大权忘记自己,邱少云还在照片的背面亲笔写下纪念字样:“赠给亲爱的陈大权同志为留念,战友邱少云。1952.2.19。”

字体繁简混杂,刚好符合初学文化的邱少云的实际情况。让两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偶然的赠予,却成为最珍贵的礼物。

邱少云英勇牺牲以后,留给陈大权的照片和笔迹,就成了唯一完整存世的珍贵东西。

此处必须提及和强调一件事,那就是邱少云遗留下来的照片并非只有唯一的一张;而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陈大权手上唯一的那一张。

据一篇名为《87岁抗美援朝老兵保留邱少云亲赠照片》的文章的报道,除陈大权以外,作为邱少云战友的郑时聪,也存留有邱少云的照片,曾在志愿军博物馆中公开展览过。

不过,因为照片所提供的信息量实在太有限,以至于无法知晓邱少云的真实容貌。对于照片背后留有的“赠三哥”三个字的信息,也无法判断那就是邱少云的。

直到陈大权拿出了相当完整的照片,后人才真实地见到邱少云的真容。加之,照片背后明确留有“战友邱少云”的字样,是邱少云本人的照片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大权对此回忆说:自己也赠送给邱少云照片,不过由于不会写字,所以只能让邱少云代写。

从时间上来看,互赠照片的8个月之后,邱少云就牺牲。其实,被分配到机枪连中的陈大权也参加了那一场战斗,因两人所处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陈大权只能悲痛地看着邱少云所在的位置被燃烧。

陈大权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他当时和机枪连一起在武胜山之上负责掩护,邱少云等侦察部队则一路潜伏,摸爬到391高地,从而遭遇不测。

虽然在山上掩护的部队不能具体地看到地面中爬行的每一个将士(草丛高度能盖过人头),但391高地燃烧起来的时候,上面的战士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战友正在被大火焚烧。

当时的陈大权并不知道,好战友邱少云就在这一场大火中英勇牺牲,为接下来发生的“上甘岭战役”作出重要贡献。

上甘岭战役爆发以后,陈大权等人所负责镇守的阵地,战斗相当激烈。整个班里,除了副班长和他,其他的战士都已英勇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战斗力大幅降低,但两人依然坚守阵地。陈大权负责用机枪扫射,副班长负责搬运和传送子弹,并时不时向敌军投掷手榴弹。

就这样,两个人拿着一挺机枪抵抗到底,连续击退敌军30多次的进攻。而这一坚持,并非是一天两天就完事儿。

战斗一直持续20多天。这一期间,敌军停止冲锋时,两人就趁机搜寻阵亡的战友以及集中利用他们遗留下来的干粮、水和弹药等。

当水完全喝完了,两人依然坚持守住阵地,饮用排出的尿液也要同敌人拼消耗。战斗结束后,他们所负责的整个片区只有30多人存活下来。

陈大权也是血肉之躯,双手不幸被子弹击穿,留下了终身难以退却的伤疤。因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连队被授予集体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