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出生于权利中心的适龄的皇子尤其多,然而皇位却只有一个,所以在历史上由此展开的夺嫡宫闱之乱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通往皇位的荆棘之路,往往使得亲兄弟反目为敌。

昔唐太宗李世民为夺皇位,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斩兄弟;秦二世胡亥为防大权旁落,杀死公子扶苏……皇墙之内、兄弟阋墙、人命草菅,这正是皇权斗争的残酷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所言说的主人公刘子鸾,年仅十岁就惨遭兄长杀害,在其临终前,说的七个字,字字戳人泪点。那么刘子鸾为何遇害?临终前又说了什么?请看下文分解。

历史回溯到南朝宋文帝第三次北伐失败后的第二年,儿子刘劭上位弑父,但踏着父亲尸体上位的刘劭很快被其弟刘骏所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骏成了最后的赢家。“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这段历史也被时人编篡歌谣所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即帝位的刘骏心气未定,初尝权利巅峰的滋味,开始居功自傲不可一世,转而安逸享乐,整日尽宴饮荒淫之事,沉迷于女色之中。

当时刘义宣之女楚江君主姿色绝艳,国色天香,宠冠后宫,但刘骏觉得封堂妹为妃,于名声有碍,便用殷琰家女儿的身份掩盖之,封其为殷淑仪。殷淑仪很快诞下一个男婴,名为刘子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子鸾生来便受万千宠爱,宠冠后宫的母妃殷淑仪对他悉心照拂,父亲刘骏对他也宠爱无度,五岁就将其封为亲王,八岁时赐其为宰相,许多人苦谋一生的官职成了刘子鸾的玩具,因此当时许多投机者争相投入刘子鸾府中讨好他,望能鸡犬升天得到拔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得天独厚的宠爱招致了嫡长子刘子业的眼红与妒忌,与好命的刘子鸾相反,刘子业不为刘骏所喜,童年凄惨,甚至于名正言顺的太子之位都岌岌可危,因为刘骏的态度,后宫外政对太子皆冷清,远比不上刘子鸾府邸的花团锦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子业继位后,多年的压抑使其荒暴无度,在位其间,他不顾礼法朝政,疯了一般大肆斩杀所有之前他看不顺眼的人。刘子鸾成了众矢之的,此时他年仅十岁,失去了父王的庇佑,无力自保。很快刘子鸾的中书令之职被剥夺,随之而来是一杯御赐的毒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刘子鸾在临终前说了七个字,“来生不复帝王家”,可谓是字字戳人泪点,令人动容,而且这句话也成千古名言,流传后世。言毕,饮鸠,灯枯,人灭。

留于后世无限唏嘘感概,想来帝王家最是无情,血缘至亲一词在皇室中好似笑话,没有亲情维系,纵享人间富贵繁华又有何用?还不若普通人家富贵小团圆,家庭和乐,万事兴康。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