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喜欢咬文嚼字,但我素来讨厌无聊之人咬文嚼字。比如孔乙己喜欢问人家,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最底层读书人,落魄到只能靠这点鸡零狗碎找点存在感了。在诞生孔乙己的浙江,现代化大都市杭州,2018年教育系统居然也学习孔乙己好榜样,拿“四”的第二笔去考小屁孩,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学霸和媒体纷纷出洞,最终由知名小学名师一锤定音:宋体字不带钩,楷体字必须带钩。当年我曾开玩笑说,估计是创造宋体字的秦桧不喜欢钓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玛读书人没个鸟事,成天就拿这些狗屁倒灶当宝,在手心里盘出包浆,还鼓吹什么得语文者得高考,这个民族不退化你以为你自带金钟罩么?

可是有些时候,你不去咬文嚼字吧,实在就像吃了一把苍蝇。比如这些年红得发紫的“中国诗词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当年第一次听说天花板级电视台有这么个节目,老夫很是神往了一把:乖乖隆地洞,诵诗、品诗、作诗、唱诗,一条龙下来,该是何等精彩纷呈!可是等我眼巴巴看完一场,发现不过就是些记忆高手,将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而已。现场作诗?做梦差不多。哦对,后来看到新闻里说,大师级人物康震教授现场吟诗一首:“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差点没栽倒在新闻旁边。大师级康震,太震撼了,和我们村文书一样,文采斐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在朋友圈,发现一张档次高得吓人的获奖证书——由十多家省级图书馆联名颁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语言文字功底还行,时不时有人会把一些稿子托付给我修改。有时候遇见的稿子,几乎所有句子都跟你拧着来,让人恨不得给它几巴掌。这张高大上的、出自文化部门的奖状,带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某某,荣获长江读书节第五届讲书人大赛全国五百强”,把“荣获”改成“入选”才妥帖吧?这还不是大问题,更要命的在后面,“并授予……称号”,意思是这某某人自己授予自己该称号?是不是少了个“被”?或者把“并”修改成“特”也可以。

就这么个简单的句子,可以给你找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感觉,就问你服不服?这读书节读再多书有个鸟用!还不如拿个手机天天刷呢。

也不奇怪,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化部,早已更名为杂耍一样的文旅部。

乍一提到旅游,卷心菜般的瓜众谁不眼前一亮?可是再一回顾,这些年旅游“黄金季”,除了超级拥堵,超级烧钱,超级疲劳……国人究竟收获了多少高品位的东东?高大上的“文化”,咋就和混混级的“旅游”携手共进,组合成了文旅部?

其实你只要咬文嚼字水平高一点儿,就会发现旅游这玩意,窝心归窝心,实质上还是算文化行为,将“文化”和“旅游”捆绑弄个文旅部,约摸相当于说“森林里的禽兽和老虎都被赶出来了”——奇怪,老虎不算禽兽么?

几天前,在某市文旅局的公众号上,遇见一起火爆新闻:该市弄了个“海啸音乐嘉年华”,请来一批大牌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度五百多万,怎一个火字了得!不过紧随其后的,是该市所在省启动干旱防御IV级应急预案,关注度将近四百万。这边围绕着海啸音乐嘉年华狂欢,那厢举省被旱灾所困,渴极难耐。

当然这会儿我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你会说我矫情,因为这个时代的旱灾的确算不得多大个事。

可是海啸和地震、洪水、瘟疫之类,都是地地道道的人间灾难,有据可查的是20年前的印度洋海啸,制造了将近23万人死亡!如果有人鼓捣“新冠音乐嘉年华”,毫无疑问会被批倒骂臭,可是“海啸音乐嘉年华”为啥可以红得发紫,被当地文旅局拿去额手称庆?

满大街的,到处都是这文化那文化。常常想问:文化,你也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