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6月18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听取上海等东部地区援助青海教育工作和学校建设情况介绍。

6月20日,来自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三毕业班的6位老师结束了在大同中学的培训,启程返回青海。在上海的这一个星期里让远道而来的他们收获满满:不仅参与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和大同教育集团的同仁们交流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相隔千里的老师,在上海和青海间频繁连线——2018年,大同教育集团与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集团从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团队培训和学校课程建设三大领域对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开展教育援助,倾力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也是从那时候起,还在筹备建校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加入了大同教育集团,成为集团内11所成员校之一,开始了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全面指导帮助学校顺利“起步”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原名西宁果洛中学,是在党中央脱贫攻坚、对口支援战略背景下由沪青共建的一所学校,是上海市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重点教育扶贫项目,也是上海自2010年援果以来,已建成的最大单体援建项目。学校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异地建设的全寄宿制中学。

学校于 2017年7月动工,有初中、高中学段6个年级,18个教学班。学校设置民族班和普通班两种教学模式,招收的学生全部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2019年7月,学校在西宁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在校学生800名,其中藏族学生778名,占比超过97%,还有汉族、回族和土族学生。

6年前,大同中学教育集团由大同中学牵头,从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新校区筹备时的基建设计、建章立制、师资培训、课程规划入手,帮助学校顺利开学,并逐步走入正轨。

新校投入使用后,大同中学教育集团持续在师资培养方面给予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新校区以支持:新招聘的老师前来上海进行2个多月的跟岗浸润式培训,并且对学校的团队建设和发展规则、课程进行全面的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中部师生代表在大同中学博物馆听老师讲解

从2019年开始,沪果两地学科教研组的“‘2+1’伙伴共进”、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现场的“点对点伙伴教研”、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教师的在沪培训、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教师的“青蓝带教”、大同教育集团“新课程实验工作坊”、教育集团的学术共享活动、沪果两地学生“好伙伴手拉手”、同上一节思政课等工程频频进行,大同教育集团共派出18个批次110多名教师赴对口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共接受对口地区8个批次近120人次在沪培训。

持续不断的教师培训和双向教研,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教育帮扶,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教育质量明显、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藏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管乐团,也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高考和中考均捷报频传:2022年本科上线率为68.22%,2023年本科上线率为71.43%。中考方面,2022年,学校二类模式的平均分位列全省24所学校第1名,普通模式平均分位列全省234所学校第14名;2023年,学校二类模式的平均分位列全省40所学校第1名,普通模式也名列前茅。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办学提升也有效起到了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为果洛州教育的新质发展坚守阵地、贡献力量。

对口帮扶深化师生融合交流

如今,已是大同教育集团和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牵手”的第六年。大同教育集团理事长、大同中学校长应华说,未来,集团将在三方面继续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师资培训是我们帮扶的重点,如今每年我们会进行两到三次的线下培训共研活动,线上还有许多联合教研、展示和论坛。”应华说,近几年,集团汇集了各学段优秀老师,带着精心准备的培训课程送到青海,不仅送到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还送到了果洛州上更多的学校,“州里学校有需求,我们就集合最资深的各科教师送课程上门,扩大帮扶的辐射效应。”除了师资培训外,大同中学教育集团还将加大在“新课标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互动和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初,青海省果洛州优秀青少年赴沪研学冬令营的孩子们,在上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走进大同中学的创新实验室、博物馆和图书馆,和大同学子亲切交流,沪果青少年在交流中迅速加深友谊。应华说:“这两年,我们和果洛的学生频繁互访互动,同龄人间共同的话题非常多,也有许多相同的爱好。在互访的过程中,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未来,我们将加大两地之间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是我们大同教育集团中的一员,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将举集团之力,指导和帮助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将其打造成在全州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标准化精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