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俩小时到手一千多

“我也想干”

“花甲老人”竟误入歧途

成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嫌疑人!?

让我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近日,乌海市乌达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三条卖卡跑分线索,办案民警循线追踪,竟发现该洗钱团伙成员均为50—60岁的老人,而且成员大部分为女性,上线人员涉及外省和境外,这令民警十分意外。

为将该团伙彻底打掉,民警将嫌疑人身份信息进行了仔细核查,并在确定身份信息的第一时间组织抓捕行动,奔赴多地将犯罪嫌疑人12人全部抓获。

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60多岁,最小的也已经50岁,本已退休安享晚年的他们,是如何加入“跑分”团伙的?又是怎样发展自己所谓的“下线”,一步步陷进违法犯罪的泥潭的?

在后续询问工作中,民警得知,起初其中一名老人,退休后在家里闲来无事,经常浏览一些网站打发时间,偶然一次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老年人也能下岗再就业,操作轻松,提供银行卡或者电话卡就行,这使该老人眼前一亮,觉得在家既能照顾孙子又能多赚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便从网上加了该网站客服。

在该客服的诱导下,老人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与电话卡,果然当天就有一些“小收益”进账,这使老人心里十分开心,于是便一步步走进了电诈团伙的陷阱,对自己已经涉嫌违法行为的红线并无所知,如果不是此次被捕,该名老人可能还会被一直蒙在鼓里,充当了电诈团伙的傀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规定: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有些老年人法律观念比较淡薄,容易受到蒙骗;其次老年人防范心理比较弱,不法分子很容易抓住一些老年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对其一步步进行诱导。希望老年人的家属能多关心老人身心健康,对他们进行普法宣传,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

来源 │乌海新闻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