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聚焦重点领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燃煤污染治理。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及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3.026亿元,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5643万元,目前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经开区已完成改造;积极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秦州区、麦积区排查建成区内散煤取暖用户1700余户,制定改造计划,有序解决散煤污染问题。实施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3家水泥企业总投资1.16亿元,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093万元,目前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已完成改造。

二是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力度。印发《天水市扬尘污染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督促天水市在建项目施工方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督促环卫部门对城区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加大湿法清扫、雾炮降尘和人工冲洗频次。累计开展联合执法12次,督促整改问题80余个。

三是强化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区科学合理划定禁燃禁放区域,制定精细化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方案。同时,常态化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宣传,对违规燃放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发现违规燃放行为15起,处罚8起,批评教育20余人。

四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充分利用黑烟车抓拍系统,对54辆甘E牌照黑烟车信息进行核查,发送短信督促提醒车主尽快维修或报废。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管,对天水市17家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组织召开《移动源污染防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暨普法宣传警示教育会议》,督促其依法依规开展检测业务。举办首次机动车检测技能考核暨大比武活动,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机动车检测站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检测工作,严厉打击建成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超标排放行为。

五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修订完成《天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印发《进一步做好天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业企业绩效分级工作的通知》。按照涉气企业全覆盖和绩效分级原则,动态修订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将458家涉气企业全部纳入《工业源》清单,对涉及39类重点行业的企业166家进行绩效分级,进一步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

下一步,天水市将在“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扬尘管控、尾气达标、油品提质、面源严管”等方面强化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天水市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来源:天水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