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某天,在重庆某医院工作的朱晓娟接到丈夫的电话,“你快回来噻,家里娃儿出事了”。

听到这话,朱晓娟的心高高提起,将手头的工作安排好后,立即往家赶。

朱晓娟离家还有百米时,就看见门口围了好多邻居,大家看到她回来,自动让开了一条道,眸光中都是同情。

相熟的邻居大姐安抚地拍拍朱晓娟的肩膀,“妹子,你要撑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疑惑地往家走去,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在回家的路上,她想了很多,觉得儿子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不然为什么不送医院,反而是让她回来。而且家里有个保姆在,估计是保姆照顾不好出了问题,丈夫解决不了,才让她赶紧回来。

想到这,朱晓娟稍微平息了心中的急躁,下一秒,她看到家里的大门敞开,放下的心又瞬间提起,有个荒唐又可怕的猜想瞬间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还没等她走进屋里,丈夫已经看到她,只见这个瘦高的男人满脸泪水,嚎哭不止地上前,“我们家娃儿,娃儿没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抽了一口凉气,往屋里看了眼,里面一如既往地干净整齐,“什么叫娃儿没了?”

“娃儿被保姆抱走了!”

这句话如一道惊雷劈在朱晓娟身上,心脏像是如遭电击,过了会儿才缓过劲,进屋子里到处寻找儿子的踪迹,嘴里不停地喊着“娃儿!娃儿!我的娃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至夜幕降临,重庆市公安局的民警取证离开后,朱晓娟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抱着儿子喜欢的玩具呆滞地坐在客厅,丈夫坐到她身边,两人沉默无言。

找还是不找?

据重庆市公安局反馈的消息,他们在劳务市场找的保姆——罗雪菊,确认是用了假身份证,顺着这条线,警方找到了真正的罗雪菊。

她是从重庆忠县出来打工时被骗的,那伙人拿了她的身份证后,带她上火车去山东,期间她逃跑3次都没成功,直到现在才被重庆警方找到。

朱晓娟被带着去见了一次罗雪菊,发现并不是她认识的保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警方认为拐卖朱晓娟儿子的,和拐卖罗雪菊的是同一伙人,可现在要去哪里找他们呢?

朱晓娟和丈夫沮丧地坐在公安局里,他们也面临一个大问题,这个儿子是找还是不找?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大量的人员流动,由于技术问题,并不能和现在一样能精准地识别每个人的身份信息,这就导致了,人不对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朱晓娟他们除了看过保姆的身份证,提供不了更多的信息,谁能想到在劳务市场会带回来一个骗子呢?

呆坐许久后,朱晓娟做了一个决定,目光坚定地对丈夫说,“我们找他吧,他也在等我们带他回家”。

从这天后,朱晓娟夫妻俩时刻注意关于拐卖儿童的各种新闻报道,加入不少被拐家长群,还和警方经常保持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周末便拿着寻人启事去发,见一个人就问一次,常常说到口干舌燥,可这些辛苦就像是被滴入大海的水滴,没有一丝回应。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朱晓娟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她每天除了工作和找儿子外,更多的时间都在儿子的房里发呆,抚摸着他的玩具,思念像一座大山,沉沉的压在她的身上,让她无法安眠。

在儿子被拐后,夫妻两人只要有空,或者听到什么被拐孩子的信息,便会着急忙慌地找过去,短短三年里,他们走遍了云南、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原本优渥的生活,变成需要借钱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朱晓娟夫妻有了第二个儿子,她看着孩子稚嫩的面庞,伤心地想,难道我的大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

河南被拐案

1995年7月,河南兰考县警方破获了一起拐卖案,解救了12个从四川拐卖来的孩子,朱晓娟夫妇听到消息后,立即通过重庆公安局联系到兰考县警方。

朱晓娟在电话里描述了儿子的外貌特征和年龄,那边的警方说,“你说的体貌特征,好像是我们收养的一个孩子,要不寄照片过来看看吧”。

朱晓娟马上就把大儿子被拐前拍的照片寄过去,当时兰考县警方将这12名孩子分别寄养在党员干部家里,其中附和朱晓娟描述的孩子,便是兰考县公安局的一位领导收养的,取名叫“盼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照片后,领导拿着照片仔细比对了孩子的脸,“眼睛像,嘴像,耳垂、鼻子不太像,耳朵特别大”。

面对这种情况,朱晓娟夫妇决定亲自去河南认一认。

见到盼盼的第一眼,朱晓娟并没有很高兴,她直觉这不是大儿子,即使眼睛很像,但耳朵实在太小了,可丈夫却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大儿子,兴奋的把人抱起来,强调道,“跟我最后一次看到他,那眼神一模一样”。

朱晓娟怀揣着疑虑,又仔仔细细地辨认了一次。

儿子被偷时只有1岁,3年过去了,或许是娃娃长开了,所以五官特征都和她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兰考县的领导见他们夫妻意见不同,出于慎重考虑,她建议做一次亲子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子鉴定是基于亲代和子代的遗传标记的基因分型信息(如STR位点),通过统计学中的似然比检验思想,推测父母与孩子间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一种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2个基因组,分别来自于母亲和父亲,因此,在同对的等位基因中,也应该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结果若符合这条规律,有极大可能是亲生,反之则极大可能不是,但不排除有极少数意外情况存在。

在1995年,亲子鉴定是不能个人去做的,需要有官方的证明才可以。兰考县公安局委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让朱晓娟夫妻和盼盼做了一次亲子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朱晓娟丈夫等了十几天后,按捺不住焦灼的心情,给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那头的回复让他十分惊喜。

“第一次做亲子鉴定出现了95%的吻合,从事实上说,可以认定是你的小孩了”。

朱晓娟知道这个消息后,显得特别兴奋,既然都已经有95%的可能性了,说不准真的是自己的大儿子呢?

1996年1月15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出具鉴定结果,判定盼盼和朱晓娟夫妻具有生物学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消息的朱晓娟夫妇高兴得一晚没睡,连忙收拾好行李,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往河南赶去,生怕迟了一步,大儿子又会不见。

再次见到盼盼,朱晓娟丈夫喜极而泣,抱住儿子就不肯撒手,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朱晓娟眼含热泪的朝兰考县公安局的民警们道谢,找了3年的儿子总算是回家了。

1996年1月21日晚,朱晓娟夫妻带着盼盼,坐上从河南开往重庆的火车,盼盼在车窗前朝收养他的妈妈挥手,“妈妈,再见”。

带着失而复得的盼盼回到家里,朱晓娟觉得自己像重新活过来了,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大儿子身上,想要弥补他这3年的颠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朱晓娟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儿子长大,后来和丈夫离婚后,她更是强硬地把儿子们都留在自己身边,再苦再累都不吭一声。

好在儿子们很争气,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能撑得起一个家。

多年的街坊邻居每次看到朱晓娟总会打趣道,“你这日子越过越好咯,以后可以享清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听过后总是笑笑,回想起寻子的那几年,宛如噩梦一般。

多出来的儿子?

2018年1月11日晚上,正准备睡觉的朱晓娟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人称是《重庆晚报》的记者,问她是不是26年前丢了一个儿子。

朱晓娟觉得十分奇怪,自己丢儿子这件事,早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媒体采访过了,怎么现在又有人来采访。

记者连声否认,“朱大姐,我们找您确实和您丢失的儿子有关”。

“咋了噻?”

记者说,前几天有个女人找到他们,她声称自己26年前在重庆抱走了一个儿子,现在想让他们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第一反应就是骗子,她寻子期间接听过太多这种诈骗电话,利用他们的寻子心切,一步步把钱骗出来。

记者否认,问道,“当时那个保姆是不是还偷了你一双鞋?”

朱晓娟正要挂掉电话的手顿住,这个细节让她如遭电击。这个事除了重庆警方,压根没人知道,难道这个人真的是记者?她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那朱晓娟含辛茹苦养了26年的儿子又是谁的孩子呢?

察觉到朱晓娟情绪波动,记者提出可以先加个微信,把保姆和儿子的照片发给她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机嗡嗡嗡振动,朱晓娟心里发慌地点开聊天框,看到那个女人时,她呼吸急促,瞪大了眼睛,时隔26年再次见到当年的保姆,朱晓娟整个人都被定住。

第2张照片是个男人的,那双招风耳让朱晓娟泪流满脸,几乎是一瞬间,她就能肯定,这个人就是他儿子。

“和小儿子太像了”,朱晓娟拿着照片发给前夫和家里人看,大家的心情五味杂陈,样貌是真的很像,尤其是那双大耳朵,可他真的是朱晓娟的亲生儿子吗?那保姆为什么在26年后又再次出现,说要把儿子还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真相

保姆真名叫何小平,是四川南充农村人,1992年,她年仅21岁,却失去了2个孩子,村里的老人说,是何小平命硬,克死了自己孩子,要从外面抱一个回来养才能有自己的孩子。

被迷了心窍的何小平,从舅舅那拿了个假的身份证,去到了重庆,被朱晓娟丈夫看中带回家里当保姆。

摸清夫妻俩的生活规律后,何小平在入职的第7天,抱着孩子说要去买菜,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次之所以把孩子送回来,是因为看了一个寻亲的节目,觉得自己当年做得不对,因为一己私心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被抱走的孩子取名叫“刘金心”,他知道喊了26年的妈不是亲妈后,觉得特别不能接受,在家里躺了3天,喝了3天的酒后,才勉强接受现实。

朱晓娟心中有许多疑问,她不明白为什么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突然又不是她的,而真正的儿子一直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市公安局接到朱晓娟的电话后,也十分疑惑,自从朱晓娟夫妇找回盼盼后,这件拐卖案便已经结案,可现在又冒出了个“真儿子”,思索再三,他们建议朱晓娟再做一次亲子鉴定。

这次采集了朱晓娟和她前夫,以及两个儿子的血样,经过专业的检测,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出具了2份鉴定报告。

朱晓娟看到报告的瞬间,只觉得天要塌了,眼神中充斥着不可置信,刘金心才是她的儿子,而被她养了26年,倾入所有心血的盼盼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报告像颗炸弹,将朱晓娟平静的生活再次炸毁,她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盼盼,怎么去面对自己的亲儿子,同时,她心里对何小平的恨意越发大。

在等待鉴定结果期间,何小平曾多次给中间人打电话,说刘金心经常酗酒,完全不听话,要他们快点把刘金心带回重庆。

朱晓娟在一次次的交涉中越发明白何小平的意思,她哪里是良心发现想赎罪,完全是想把刘金心甩开,不想再要这个累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金心幼年时,经常吃不饱饭,还遭到何小平丈夫的打骂,初中辍学便去打工,谈过几次恋爱都不了了之。有次好不容易快结婚了,却因为拿不出10万的彩礼,不得已和女方分手,现在更是患上了抑郁症,整个人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看着苍老又颓废。

但亲生儿子近在眼前,难道朱晓娟能不认吗?

认还是不认?

2018年2月,朱晓娟在重庆见到刘金心时,并没有太多情绪外露,她显得很疲惫,看到亲生儿子萎靡的样子,朱晓娟的心脏隐隐作疼。

刘金心很局促,他看着面前的亲生母亲和弟弟,双手摩挲着裤子,不知道要说什么,仔细观察着朱晓娟的表情,担心她会不会不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带刘金心逛了重庆的解放碑、洪崖洞等地,还特意带他回当年重庆警备区宿舍的旧址,告诉他这里曾经是他的家。

刘金心眼眶红红的,默不作声地跟在朱晓娟身边,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太突然了,即使在微信上刘金心叫朱晓娟“妈妈”,可真的见面时,那句“妈妈”如鲠在喉,怎么都喊不出来。

直到回到温馨的家里,刘金心才喊了一句“妈”。

朱晓娟红了眼,拍拍他的肩膀,哽咽地说,“没事的,回家了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朱晓娟看着当年的亲子鉴定报道,愤怒的情绪不断攀升,如果不是这份报告,她就不会停止寻找亲生儿子,而盼盼也可以找到真正的家人。

可这份被那么多人肯定过的鉴定报告为什么会出错呢?这26年的错误谁来负责?

谁的责任?

2018年,朱晓娟一纸状书将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告了。2019年5月27日下午,该案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开庭。

河南省高院两名工作人员及律师来到现场,他们诚恳地和朱晓娟道了歉,又提出庭外和解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晓娟提出按2018年人均收入计算,索赔195万元。但河南高院方认为当年的报告是因技术不成熟,导致错误,主张按2018年人均支出计算赔偿约40万元。

朱晓娟不愿意接受,她认为这份错误的报告,让她的家庭遭受二次打击,应该负起责任。(笔者多方查证,没有查到具体结果。)

而何小平这个罪魁祸首,朱晓娟主张让她伏法,但刘金心却不断地哀求,希望可以轻判何小平,现在她被南充警方监视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何小平最初抱走孩子的用意,令人觉得可笑,因为“命硬”的说法,毁了朱晓娟一家的平静,又在多年后,企图把“养废”了的儿子扔回给朱晓娟抚养,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生恩和养恩摆在眼前时,确实很难抉择,有许多的寻亲例子,找回来的孩子都不愿意让养父母进监狱。但,这并不是为一个拐卖犯求情的借口,没有买卖、没有私心,就没有拐卖,就没有那么多家庭破碎,所以,我们应当支持买卖同罪。#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