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从乡野走来(11,12)

(纪实文学)

文/石清华

11孩子碰到一位或几位好老师是三世修来的福气。是的,一位好老师,会把一个笨孩子教成有用之人;一个差劲的老师,会把一位天才弄成笨蛋。只有合格的老师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桂冠。

你刚开始读书时,改革开放才十几年,又正值我国孩子的高峰时期,经高考出来的科班老师如凤毛麟角,分配到乡村集镇的极少。有很大一部分老师是从开门办学中走出来的草根老师,有些就比文盲多认得几个字而已。至于认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也没有多少人计较。我高中毕业后,村小学里办起了初中班,没有人教数学。有人说我读高中时是数学科代表,数学成绩好哇。村长说别管他老爸的什么高帽子了,这么多伢儿读书要紧。于是我成了数学老师。去参加教研活动时,有的老师说什么韦达定理、双曲线之类的玩意儿,我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吃惊之后是自惭形秽。没当几天老师,参加了郑公区组织的民办教师考试。有道算术题说某化肥仓库里有化肥三十吨,运出三分之二后,问仓库里还有多少吨化肥。本题十分,我不会做。结果百分试卷得了五十三分。有人不禁要问:一个堂堂的高中毕业生,读书时干什么去了?平心而论,读书时很听话、很努力,想学点真本领。可这些都是水中捞月,化作南柯一梦,欲哭无泪。继续教书,岂不是误人子弟?书恐怕是教不成了,但书还得设法去读。没过几天,校长高兴地向我报喜,五十三分在郑公区是很高的。可见当时绝大部分年轻人的文化水平是多低呀,呜呼哀哉!

东方一民,你既然要读二年级,就要履行承诺。很多老师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愿:恨不得一口饭吃成个大胖子。把十多年的文化损失在短时间内补回来。把整整一代人的重担压在这些稚嫩的肩上,那是多么不公平呀。你的班主任兼教语文的黄老师,四十多岁,心眼不坏,不懂行却急于求成且有点懒。几乎每天布置抄课文十遍,不管课文长短。至少得抄三五页,有时多达十页。说是练字吧,老师从没讲过横平竖直之类的方法,而且数量过大,也许老师压根儿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说是认字吧,即使课文全是生字,也认不了那么多,老师可能不知道或者肯定不知道循序渐进的法则。听说有个别老师在印刷厂批发来了成捆成捆的小字本,规定全班学生每天抄一个小字本交给老师,再从老师那里买一个小字本,老师则把写过的本子当废品卖。这个老师为什么如此做?是为了学生练好字吗?是为了学生多学点知识吗?是为了借此管住学生不乱跑乱动吗?不可推测。我只能以小人之心度之:大约是为了谋取几个小钱吧。也许老师太穷,借此增加几个毛票的收入,但无论怎么穷,即使沿街乞讨,也不能这么残害学生呀,这是多么缺德。我若为阎王,必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永远不得翻身。

你抄了一段时间,右手中指第一节被铅笔先是挤出一个窝,后又磨出了老茧。我们劝你少抄点或是不抄或是帮你抄,你说不行。不抄完不准进教室,老师的话在听话的学生心中是神圣的,不可违抗。从此,没有了你到处玩耍的身影,没有了你哈哈大笑的快乐,没有了你庄稼拔节似的长高。面对这些冲突,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只能偷偷地流泪。

后找黄老师开后门,确定作业可做可不做。每次黄老师布置作业时,都不忘加上一句:“东方一民年龄最小,作业能写多少是多少,也可不做。其他同学必须完成。”

你回家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回答:“老师不是说了理由吗?”

你狡黠地呵呵一笑,又可多出点玩的时间了。黄老师安排你扫地时,可能觉得灰多,有妈妈给老师说一下即可,因而你不扫地就想回家。妈妈知道后,马上跑出去,把你追了回来,非常坚决:“扫地去。”

你说不想扫地,在旁的老师说不扫就算了。也许认为有老师为你帮腔,越发犟起来:“不扫地、不扫地。”

“不行,扫地去。”

你仍然站着不动,妈妈拿起扫帚把打屁股,你则两手拉着妈妈的衣服转圈,妈妈转着打。直打得哇哇大叫。大叫之后,抹了抹眼泪,才不得不去扫地。我们一起回家时,讲了许多要扫地的道理,你说我以后会扫地的。

“你真是个听话的乖孩子。”

在各科学习、考试中成绩都很好,同学、有些老师认为你很优秀。只是字写得有点对不起观众,那也没有办法。无论你做得多好,也无论你在不少时候显露出的灵气,从没听到你班主任的赞扬。她也许天生单项选择:不会赞扬,只会批评。

三年级时,我因是学校的领导,时常要去听老师们的课。偶尔也去你的教室听课。老师读郑振铎的《猫》中“可爱的小猫在我身上磨蹭(读成了磨针)。”我一时给弄糊涂了,听了后面的话,才恍然大悟:犯了秀才认字认半边的错误,读半边许多时候是对的。清朝学者王念孙统计,说中国汉字百分之七十是形声字。这个老师运气太差,一碰上就读错了。还有一次上历史课时,老师读“八路军遭到了日本鬼子的袭(读成了‘笼’字)击。”我赶紧用手把嘴捂住,千万别笑出来了。老师也许看到了我的丑态,用教鞭在讲台上敲了敲:“请注意听讲。”要说前一字有些生僻,后一字是常见的呀。谁也不敢说我什么字都认识,但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呀,尤其是要教学生的时候。即使没查,临场也可叫学生去查,也可直言相告:“这个字我不认识。”并告诉学生:“我不是什么字都认识的。”借此告诉学生学无止境的道理。如是这样,反而可赢得学生、家长的尊敬。面对错误,越是遮掩,越是被人鄙视。也许人的无知、闹笑话源自既不学习又不诚实还要面子。

三年级的学生,能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就可以了。可语文老师却要求你们写庆“十一”的稿子,本不恰当,老师教教你们如何写,也是可以的。你回家一说,我详细告诉你怎么写。写完后字词句逐一修改,你妈抄正。次日交给老师,老师一张张收齐叠好,根本没看,把收到的稿子扬一扬,大吼道:都没写好,重写。说完撕扯了几下,全成了碎片,生气地一抛,讲台前即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你的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朋友也对不起,为了孩子,只好痛下决心:转学。

12 听说你要转学,学校的大小头目和好朋友来相劝。说你们两口子都在学校教书,你是领导,却把儿子转到别的学校去,人们会怎么看,这无疑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再说,在本校读书基本上不花钱。但转出后每年至少要多花八百元,那是一个人十个月的工资呀。他们说得有理,但在我们心中,孩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找了些理由搪塞,坚定了去意。

经过打听,又去实地了解,转到正教四年级的蒋老师班上。

蒋安宁老师四十多岁,郢州中学毕业,有很坚实的基础知识。不幸碰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与高校无缘。回农村不久,当了民办教师,做事认真,关爱孩子,业绩很好,又肯学习,成了誉满乡里的好老师。只要乡镇老师集中开会、学习,她是被宣传的典型。至于各级各类的表彰、获奖证书屡见不鲜。因此,经考试考评转为了公办教师。

我曾与蒋老师同教一个班。她写的字结构均称、端庄秀气,字如其人,文静、隽美。备课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上课时抑扬顿挫,像母亲与孩子的对话:亲切、温和。课堂上时而热火朝天,学生们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而鸦雀无声,连粉笔头掉在地上也成了“砰”的一声巨响。她不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书本知识,还在课余教给学生生活知识,更关注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

有次放晚学后,应蒋老师要求,陪她去走访。那是一个组合家庭的女生,我们到后,女生的继父说她不听话,说她妈妈整天打牌,什么事都不管,吃饭穿衣都是我管的。说句不能公开说的话吧,连她的例假来时,卫生巾都是我去买的。蒋老师听后,满脸不高兴地说:“这是你的不对了,这么大的女孩子,你不该管这件事。”

女孩的继父听后有点难堪,但觉得有理。蒋老师要求把她妈妈找回来,等了不短的时间才姗姗来迟。此时,蒋老师很得体地赞扬了该女生继父的负责,接着严肃地指出他不该管这件事。当妈妈的,连女儿的这件事都不管,那是一种失职。他们像小学生似的点头称是。

“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说出了她生活中的私事。如别人知道这件事后,会怎么看待你?”

面对合情合理的劝说,女生的妈妈、继父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为人之师,工作至此,已达极致。扪心自问,我做不到,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以后如遇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总是向她请教,常常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遗憾的是相处不长,也许是因为太优秀吧,被更好的学校点名要去了。

我和妈妈送你到教室门口,蒋老师微笑着从教室走出来:“东方一民,欢迎你这个小天才到我班上读书,相信你会学习得很好。”

说完一手帮你拿着书包,一手牵着你的手,走进教室。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黑板上写着“欢迎东方一民成为我们的同学。”

因为你年龄小、个头小,坐在讲台边。从此,你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你每次回家都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班级的活动。火热的课堂,活跃的课间,学校的文艺、体育比赛等,无一不成为你们欢乐的天地。

“妈妈,我们捉迷藏时,很多人在短时间内被找到。连藏在教室后面花丛里的同学都被找到了。只有聪明的苏俭没被找到。妈妈,你猜他藏哪里啦。”

听到你赞扬同学,很高兴:“猜不到。”

“他藏在讲台下装粉笔的大纸盒后,谁也不会藏在那么显眼的地方。”

你说完了故事,一看手上的墨水迹,赶紧去洗,老师说不讲卫生的孩子不是乖孩子,“但我相信你们都是乖孩子。”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不经意间的言行,把孩子的习惯养成引向了正面。

家庭作业天天有,但所需要的时间不多,三十分钟左右。写的、读的、背的都有,绝大部分学生皆能完成也乐于去完成。我看蒋老师给你改过的作文,那是红黑半边天。黑的呢,是你的原文,大意是说你某次考试成绩达到了家长的要求,按家长的奖励办法之一——去河边沙洲上玩的故事。叙事清楚、完整,结构明晰。但文面不中看,有许多错别字。红的呢,是蒋老师逐词逐句地修改。如“考完了考试。”你把“试”字多写了一撇,老师将错字划去,在上面写上正确的。还写“这是个错字,在作文后面写十个正确的。这句话也不简洁。可改为‘考试结束’。”后面有一句“我们到沙州上去玩吧。”把“州”字画上圆圈,“这是个别字。”在上面写上正确的“洲”字,同样在后面写十个。还在旁边写上“有水的洲是水中的陆地,当地名用时,就没有水了。”如此改完作文,你的一篇作文至少有半壁江山是红色的了。在不长的时间里,你的试卷、作业文面干净了许多。你那难认的独家字体也有了改进,是一些像模像样的字了。

你妈妈一如既往,对学习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你也十分配合、十分听话。有一次检查《思想品德》中的题目:“你正在读四年级,如果家长突然不准你读书了,要你回家参加劳动,你应该怎么办?”你用怀疑的眼神望着妈妈,十分肯定地回答:“妈妈,那不可能。爸爸妈妈恨不得我一生下就送到学校去。怎么会不让我读书呢?”

“是的,你读书时是小了点,是我们的错,可木已成舟,无法改变。”

接着你妈妈从我们的家庭状况讲到别人的家庭状况以及国家的现状、发展。让你知道了还有许多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的孩子。为此,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支助政策,要让天下的孩子都有书可读。明白我们的国家是关心人民的,是伟大的。

在蒋老师的教育下,你在各方面的进步是明显的,尤其是有了充足的自信心。这将成为你今后前进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