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滨州报道 通讯员 卢树斌 郭凤仪

6月19日上午,惠民县召开2024“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人社局专场。县人社局党组成员潘红波就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如何治欠保支相关举措,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红波介绍,县人社局积极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开工、施工、完工阶段“三课”服务,着力构建“管理、处置、回访”全流程监管闭环机制,确保欠薪案件保持动态清零。

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制度落实

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通过视频宣传、培训服务、送政策进工地等多种形式,开展人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主动公开人社及行业主管部门欠薪投诉举报电话,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权意识。

规范执行工资支付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人工费按月拨付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等制度。截至目前,惠民县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项目83个,缴纳保证金5505万元,开设工资专户105户,实名制人数合计30881人,银行代发实发金额为5.96亿元。

打造清薪亮点工作品牌。创新打造“党建引领·清薪惠民”工作品牌,突出抓好“支部建立在工地,权益保障在班组,隐患化解在源头,督导检查在一线”四项举措,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多方协调会商机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农民工工资、矛盾调处、政策解释等工作,针对性化解瓶颈难题。

强化部门协同,抓实欠薪处置

加大欠薪排查力度。督促各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拉网式、起底式”风险隐患摸底排查活动,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提前预警、及早介入、积极调处、妥善化解,把矛盾解决在萌芽。

建立领导指挥机制。建立由“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清欠指挥部+清欠办公室”组成的“2+1”工作机制,统筹调度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一本台账,集中办案,逐个销号。

依法分类处置线索。落实仲裁监察联动机制,对非工程领域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推动一窗受理、行业部门和属地单位联合调处。提升行刑衔接质效,开辟问题处理“绿色通道”,对涉嫌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

强化督导调度,夯实工作责任

实行专项调度。建立案件督查台账,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制度,2024年以来,向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推送欠薪线索快报114期,下发月督查通报5期,表扬先进、督促落后,确保欠薪线索及时动态清零。

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不定期检查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清欠工作制度实施、问题化解和责任落实情况,督促各部门厘清职责,确保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