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以后,也就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最为炎热的时期,此后一直到处暑,都是比较难熬的。温度高,湿度大,每根头发丝儿都湿乎乎的,身上各处也黏黏的。而这时候,人们往往会通过吃冷饮,吹空调来消暑,然而却经常感觉到浑身乏力,没有精神,肠胃也总不舒服,要么便秘,要么腹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内有湿气,寒气以及毒素等。然而在这样的气候里,我们的身体消化其实很大,要想使身体得到合理的进补,首先要将湿气,寒气赶走。这就要用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了,那就是——吃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从夏至开始,生姜要吃起来了。其滋味辛辣,可以帮助我们开启食欲。同时其富含维C,维生素B6,姜辣素,以及磷,钙,铁等离子,有助于健胃理气,杀菌消炎,驱寒排毒,益气活血,延缓衰老等。简单来说,夏天吃些生姜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毒素,增进食欲,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身体进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吃姜是老传统,人们会通过生姜制作很多美食,姜汤,姜撞奶,姜枣茶,姜糖等,聪明懂吃的人们变换着花样,使吃姜这件事成为一种享受。所以每当到了夏天,家家户户都会消耗掉几斤生姜。不过夏吃姜好处有很多,却也是大有讲究的,牢记:2不要,3不吃,吃对了才能从中受益更多,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是指什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不要

不要去皮

生姜的生长是在地底下的,加上其外表并不算光滑平整,也就容易附着泥土。有的人在清理的时候为了方便,会将外皮直接削掉。其实在看似不起眼的姜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其有助于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因此若是直接去掉,也就会丢失一部分营养。另外在《医林纂要》中有这样的说明:“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由此可见,姜属热,姜片则微寒,二者搭配食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本身的热与寒互相平衡,可以帮助我们吃姜的时候降低身体燥热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吃太多

其实每一种食物在吃的时候,都要注意控制好量。而生姜更是如此,其本身属于热性食物,滋味辛辣,且富含挥发性物质,我们每天的食用量尽量控制在2片(大约5克)以内,并且要注意多补充水分。而食用太多的话,则容易引起烧心,恶心,上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不吃

不吃变质的生姜

进入夏至以后,气候不仅炎热,而且潮湿,而生姜是一种怕冷也怕热的食物,在夏天保存也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避免一次买太多,否则很容易在湿热的气候里发霉变质。在保存时,可以用吸水纸将其包好,再用保鲜袋封好,放到阴凉的地方。或是将其放到大米中,同样也要置于阴凉处,这样更有利于生姜的保鲜。而一旦出现发霉,变质,腐烂等情况,就不要再吃了,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不吃姜

夏天吃姜,在时间上也是大有讲究的,这一点的重要性相对于其他的食物来说更加突出。民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上炕萝卜下炕姜”,也就是说吃姜要在早上,尽量选在上午,这样其实是顺应了我们身体的代谢规律,可以在一天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到了晚上是收敛休息的时候了,而生姜属于升发性质的食物,在晚饭的时候或是睡前吃姜,则会令人燥热,辗转难免,影响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殊人群不吃姜

生姜虽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有些人容易过敏,在吃姜前就要谨慎了,最好先少吃,确定没有问题再吃。另外有的人正处于上火,口腔溃疡时,也不要吃姜,否则便会加重不适之感,影响身体的恢复。属于热性体质的人也不适合吃姜,否则很容易引起上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