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演艺中心、蜀绣主题酒店、“蜀锦蜀绣”高定、AI新锦绣……6月21日,成都非遗推介会(锦绣专场)上,多个项目登场路演。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成都市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成都市促进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将出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彭云思指出,当前蜀锦蜀绣行业存在产业链条分散、市场主体弱小、传承基础薄弱、产品老旧传统、流通渠道不畅、品牌影响力小、特色场景不足、应用领域不广、人才断档等问题。蜀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兵感受很深:“当下我们确实遇到了瓶颈期。”原成都市蜀锦厂厂长杨长跃提到,蜀锦面料供不应求,“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多个项目现场推介。例如,来自郫都区的绣里·蜀绣融合创新产业园项目,定位为全国一流刺绣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园,未来计划建设蜀绣演艺中心、蜀绣主题酒店、蜀绣学院等业态。

推介会上,孟德芝大师工作室在蜀绣跨界应用、创新设计方面的经验分享令人关注。工作室希望与高校、国际品牌联动,“将我们的品牌塑造成国际品牌,让人们提到中国的艺术品,就会想到蜀绣、漆器、竹编。”

一些创新案例引发讨论。例如,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蜀绣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成成提到,将蜀锦蜀绣应用于高定设计。

从2016年开始,钟明尝试用AI进行蜀锦蜀绣的辅助设计,“目前已经有AI新锦绣作品。”此外,公司的大量版权作品可进行版权授权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锦门丝绸文化小镇董事长吴金良提出,蜀锦蜀绣行业需要产业化思维、市场化平台、产品生活化、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更新,“传承发展蜀锦蜀绣,要和新文态、新业态、新空间、新IP相结合。”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科技与学报编辑处处长、织绣技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浩表示,希望与业界联合培养人才、开展课题和技术研究。

记者了解到,未来“成都非遗推介会”将每季度选取主题开展专场,为非遗谋发展、为传承人觅商机。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摄影报道

部分图据活动方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