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末,旅美学子熊向晖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其前往香港《华商报》与章汉夫会面。在前往香港前,熊向晖在纽约华侨餐馆辛勤工作数月,积攒旅费。当他踏上驶向香港的客轮,望着波涛翻滚的大海,往昔经历历历在目,特别是王石坚被捕、西安住处被搜查等事件,让他深感不可思议。

熊向晖是周恩来在抗战初期,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一枚闲棋冷子。基于周总理对胡宗南的了解,特意挑选的熊向晖,他的家世背景、思想学识,都完美契合胡宗南的偏好。因此,他很顺利就进入胡宗南办的青年战地服务团并引起其注意,被胡宗南亲自送到黄埔军校七分校,毕业后更是直接被任命为胡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在胡宗南身边,熊向晖至少发挥了两次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次都是挽救了全党的生死存亡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蒋介石得知共产国际解散,想要趁机一举消灭共产党。于是,他试图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国抗日的背景下,命令胡宗南出兵闪击延安。胡宗南大军在抗战期间,大多数时间在陕甘宁边区担任封锁任务,难以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作用,于是将袭击延安当作难得的立“盖世功勋”的机会,表现得十分积极。

胡宗南调动原防河部队执行任务,若蒋、胡阴谋得逞,后果严重。熊向晖冒险报信延安,党中央决定公开破敌计,通知苏美。蒋介石被迫放弃计划,因进攻将招恶名,违抗战大局,虽内心不满,但舆论压力下只得作罢。

1947年3月,蒋介石针对延安发起猛攻,命令胡宗南部队闪电行动。此时,熊向晖默默记下敌方的作战策略,并将情报传至延安。据此,毛主席及中央机关提前撤离,群众也相继转移,致使胡宗南部进入后发现城池空无一物。

他亦向党中央汇报了胡宗南新获得的无线电侧向能力,此能力使胡能侦知我军指挥所位置。周恩来闻讯后,迅速调整通讯策略,以小电台转发大电台信息。毛主席凭借此策略,在陕北灵活应对,巧妙运用蘑菇战术,逐步消耗并击败胡部大军。

毛主席曾高度赞扬熊向晖,称其一人之力堪比多师。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亦认可熊向晖在情报获取方面的卓越贡献,称蒋介石尚未下令,毛主席已先知。

也就是说,王石坚是熊向晖的“上线”,熊向晖那些重要情报,全部都是通过王石坚的渠道,源源不断送往延安的。当熊向晖的妻子谌筱华从南京到西安时,他们夫妻俩就住在王石坚住处的后院。

1947年9月,北平顺天府东街的王石坚系统秘密电台遭国民党特务破获,报务员李政宣叛变,西安情报组织暴露,王石坚被捕。熊向晖已赴美留学,谌筱华在南京待产。特务对二人住所进行了彻底搜查,衣物、信件悉数被搜走。

谌筱华担心熊向晖的安全,而熊向晖更担心谌筱华。可奇怪的是,一直到熊向晖在美国取得西储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一直到蒋介石集团一溃千里,夫妻俩始终都相安无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革命无限接近胜利,熊向晖终于也能回归了。他到了香港,却没有找到章汉夫,几天后才等来乔冠华。紧接着坐船到天津,却因为“湖北号”跟“湖南号”搞混了,原定接他的人与他擦肩而过。

在困境中,熊向晖孤身前往北平,意在寻觅党组织。他仅识周恩来、董必武等党的高层,却无所适从。后得见报纸上蒋南翔的讯息,方知寻得一线生机。昔日,熊向晖得蒋南翔之荐,得以接近胡宗南。蒋南翔透露,此类工作皆归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管辖。

蒋南翔将熊向晖的讯息告知李克农后,次日罗青长便亲自来访。他透露,进入北平后,当局缴获大量敌特档案,其中包括王石坚被捕详情及审讯记录。王石坚在审讯中并未泄露熊向晖等人的真实身份,仅表示是利用他们而已。

熊向晖为何始终未遭国民党特务的“暴露”?尽管特务们常行“宁可错杀”之道,但熊向晖与王石坚家毗邻而居,关系显然匪浅。然而,仅凭此理由尚难完全自圆其说,究竟是何原因令熊向晖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