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今天的编辑 谭孃

经常会被朋友问住,火车南站附近可以吃什么?

除了站旁弯弯绕绕的高架,和三环边最快手方便的宜家餐厅,一时无两建议。

但在我的收藏夹中一直有一家苍蝇馆子躺到在吃灰,其搭配看起新奇:泡椒和鳝鱼,但火锅,总觉得火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锅鱼一般古早的不锈钢锅,搭配看起来就红得黑亮的汤底,总给人一种要在老小区里弯绕许久,才惊觉已经多次走过的感觉,直到车直接停到店门口时,才发现这家馆子这么适合在夏天的夜里开两瓶啤酒,吃几个小时多摆会儿龙门阵。

店叫方记泡椒鳝鱼火锅,再过两个月就开满二十一年了,不少人从小吃到大,不少人去赶高铁前都要跑来吃一盘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环桥下延伸出的小巷很快走到尽头,南门的小街没有错车的难题,道路宽宽,很适合先到先得,抢一个就餐停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记泡椒鳝鱼有最典型的老成都馆子的视觉元素:酒品牌赞助的蓝色招牌,齐膝的半落地木窗,玻璃大门和晒脱色的欢迎语,几棵种下就没打理过但依旧长势喜人的大树,和树下挨得紧凑的火锅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日的午饭点没什么顾客,加上室内正在装潢,零散几桌就凑在树下庇荫就餐,小妹很快迎上来,递上一张经得起油点子的塑料菜单。分类蛮简单,火锅,炒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鳝鱼为招牌的同时蛙也畅销,再者就是泥鳅、三角峰等河鲜。介于同行多数朋友不吃蛙蛙,同时更想尝尝炒菜里“宫爆蛙”的神秘,4人团个2-3人餐,告一下分量,尝一下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进后厨想看老板刮鳝鱼,奈何今日店中停电,后厨也是一片漆黑,不过极其干净整洁,和想象中的苍蝇馆子后厨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员见状热情地送我们一份猪血,说是最近装修,灰尘太大,专门去接的新鲜猪血回来净肺。上桌前用开水紧过一道,碗一动,也还是一样的嫩滑。

红油锅像一汪小池塘,倒映着树影斑驳,锅底堆满了酸菜酸萝卜、藿香和泡椒,筷子随便一捞就开始跟到流口水。嘬一口筷子上巴的油,“嗯,好吃!”赞赏跟着就来了,忍不住一直吃碗里的小豆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开得很快,沸腾起来先打汤。姐很娴熟,两勺汤一瓢油,汤勺漏勺在锅里搅动一个江湖,刹那间,香气四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蛙和鳝鱼桌上针锋相对,对扣两碟一同放生红锅,剩下耐煮的猪血、海带也一齐下锅,在里锅面最近的距离激起最小的浪花。再等沸腾,开锅三分钟后硝烟将在口腔内停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过程中将迎来宫爆蛙的甜蜜来袭。这道菜组合很妙,大颗粒的蛙肉和方丁形状的藕丁,两种曾同属于一片蛙池的原料,用川菜的经典烹饪方式再度合体。

藕代替莴笋,蛙代替鸡肉,但还是那个大葱花椒干海椒,糖与醋催生出的小荔枝味,河鲜版宫保鸡丁让人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难把握的肉质熟度在蛙肉上取消审核标准,炒不柴,怎么吃都细嫩,倒是藕沾了一点糊锅巴味,可能是难得的美中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椒鳝丝主打一个脆,猛火爆炒菜却不辣,同时也足够吸味,和肝腰合炒同理,铺得靠底下的一层闷得越久越老,最适合上桌就上饭,一盘菜就吃得饱的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主角,锅里的鳝鱼撑开了腰身,小蛙腿杆打直,就是时候往碗里夹了。

新鲜鳝鱼身上的黏液被煮得定了型,像穿了层雨衣,不常吃鳝鱼的朋友可能要犹豫下能不能吃,该不该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煮2分钟就可以吃,是脆,煮久点更可以吃,是耙,新鲜的黄鳝肚皮黄黄直接反映品质,但也因为有点太大根稍微不容易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蛙也和平时吃的牛蛙不同,身子更小,进价更贵,一般馆子里很少用了。能吃的部位不多,健美的大腿是一定要嗦完的,肉质紧实,嫩弹,是吃蛙的朋友一定喜欢得不得了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因为肉不多,一口不过瘾,就多吃,多嗦,才过得到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姐请吃的猪血好大坨,在清油锅里越煮越嫩。虽然是泡椒锅,一点也不辣,肉一点也不腥,除了烫,可能真的没什么缺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往后煮锅底会更咸,也许煮到所有菜熟就关火当冷锅吃才是最优解,而昏沉的午后,服务嬢嬢们也再摆不下龙门阵,纷纷困倒在树荫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理及时出现,在他和服务姐的口中,老板一直很神秘,不常来店上

焕新的店铺刷了白墙,安了中央空调,包间也漂漂亮亮,看起来是要决定再战二十年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装修,以及后续的口味升级,品牌升级和分店的开设,经理心中有他的一套明确方向。想口味再多一点,再时髦一点,再多一点年轻人来,说实话听完还有点小遗憾,我们觉得,现在的口味已经很好,很成都了。

但祝福,希望长长久久,能吃到时总能吃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编辑 | 谭孃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虫虫特工队!

@丸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尼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ooden fac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