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比“毒教材”更可怕!

随着网络的发达让不少歌的兴起毁了孩子们的三观,魔幻的曲调让人直呼“辣眼睛”!

“魔性”歌曲的出现真是让人替孩子们都捏把汗,细品歌词简直是一塌糊涂,粗鄙不堪。

到底是谁在传播这种毒瘤?这又是哪个大神的杰作?

这些歌曲在网络上的爆红让不少家长为孩子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神曲”的影响

《妈妈别上班儿》的歌词一言难尽“妈妈别上班儿,妈妈就算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是想表达孩子对妈妈恋恋不舍的歌,因为歌词的扎眼瞬间炸开了舆论。

妈妈挣不了几个钱难道爸爸就可以了吗?

这给孩子灌输的都是什么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是崇尚“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女性早都能顶半边天了。

现如今的社会都在宣扬着女性的独立自主,不应该被家庭束缚。

这首歌不仅观念老旧,传递的妈妈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纯纯是误导孩子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词的出现会让孩子们对自己妈妈有所歧视,会产生妈妈上班不如爸爸的想法。

甚至会觉得妈妈就应该不上班在家陪我,这样对于孩子尤其是女孩来说会影响她们对自我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一位小青岛,起初写这首歌是因为自己女儿小时候哭闹不让自己妈妈去上班,所以他写下了这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就算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他觉得是一句玩笑话。

网友直呼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女人挣不了钱,是“方协文人物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让老婆上班,男人真的能付得起全家老小的开销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歌还有前段时间兴起的《大香蕉》让人三观尽毁,歌词不堪入耳。

不少孩子被《大香蕉》影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是在唱这首歌有的甚至跟着视频一起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在那又唱又跳,气愤不已。

就连幼儿园孩子参加表演跳的都是《大香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歌曲是怎么能让孩子们跳呢,本来就是酒吧擦边曲,竟然拿到幼儿园传播!

《大香蕉》这首歌虽然前半段听着可以让困意消失,但是后半段真的让人感到迷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香蕉一条大香蕉,你的感觉真的很奇妙,飘呀飘摇啊摇,你的感觉神魂颠倒”这样的歌词真的不是在发癫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要把香蕉的感觉形容成奇妙和神魂颠倒,这是香蕉又不是毒。

更有些人觉得《大香蕉》恶心,荼毒儿童,毁人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爸爸坏爸爸》这首儿歌中“哪个爸爸不打人,打是亲来骂是爱”这到底在宣扬什么逻辑?

这都已经不是在暗示了,而是赤裸裸的带坏孩子的思想,为什么爸爸要打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儿歌的宣传到底是给谁带来了好处呢?

甚至钵钵鸡的网络梗也被纳入到了教材中,这样做真的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有些儿歌甚至“成人化”也让不少家长其孩子感到担忧,一度成为家长们的热议话题。

这些儿歌让孩子在孩童时期会让他们形成错误的亲自观念和人际观念,错误的引导只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儿歌不少网友听到后火冒三丈,让人无语……

根据全网的数据统计显示,这类不适宜儿童内容的投诉量相比今年上半年增长了45%,这样的数字必须得引起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毒教材的产生还没有解决好,现如今的毒儿歌也来残害儿童,那些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儿歌不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我们听得儿歌都是《世上只有好妈妈》、《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哪个不是朗朗上口,阳光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魔掌伸向了孩子们!

但是还有网友称自己以前也魔改过儿歌,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甚至有人觉得心脏看什么都脏,这是真的是人的原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魔改真的不是毁坏孩子的身心吗?

网络环境的塑造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于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一直在对未知探索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消息是否是负面还是正面都在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格。

环境对于个体而言是深远的影响,积极地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才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一面,还会有不良信息的暗地侵袭。

不管是“毒教材”的出现,还是“毒儿歌”的出现无疑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无害的儿歌中可能隐含着暴力、性别歧视等不良内容,这种内容如果不警惕后果将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良信息的警惕

网络是一股巨大了洪流,互联网的发达让每个人都带上了面具,分不清到底是好是坏。

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及的年代,我们应当帮助孩子们筛选他们能接触到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作为孩子的引路人,不仅是在物质需求上满足他们,更要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善恶。

此外希望相关机构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空间,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安全网络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孩子构建一个健康利于成长的网络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创作儿童的作者们都用点心吧,你们写出来的作品是影响下一代成长的关键,多一些积极地正能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护下一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让他们在一个美好的童年里成长吧!

对于这些儿歌大家有什么看法,到底是好玩还是荼毒?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表达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