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晓宁郝忠诚聊城报道

“小弟,真的是我小弟,这么多年可算找到你了……”6月19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聚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自宁夏的顾以华和来自上海的顾琦华姐妹俩紧紧抱住67岁的聊城市民骆德宁,姐弟三人都红了眼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让顾以华没想到的是,这趟寻亲之旅竟然如此顺利,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找到了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7日,家住上海的顾以华与来自宁夏的大姐顾琦华在聊城相聚了,她们此行的目的是来聊城寻找失散66年的弟弟骆德宁。顾以华手里只掌握着二十多年前骆德宁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随着时间的流逝,骆德宁几经搬家,固定电话也已注销。“我在上海的老房也拆迁搬家,我的固定电话也注销了,互相不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就这样断了联系。”顾以华回忆说。

17日上午,在派出所民警的指引下,顾以华一行三人来到了骆德宁二十多年前居住地所属社区柳园街道聚源社区。柳园街道聚源社区党委副书记魏传超接待了顾以华和姐姐。魏传超留下了顾以华的寻亲信息,并答应尽快在辖区寻访骆德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顾以华和姐姐顾琦华感觉寻亲之路艰难,于是启程去了烟台准备避暑。17日下午,冒着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魏传超来到了利民西路9号二公司家属院进行走访,通过多位老居民提供的信息,几经辗转,18日上午,魏传超联系到了骆德宁的小女儿。小女儿很快将姑姑们寻亲的消息转达给了骆德宁,骆德宁主动与魏传超取得了联系。听到姐姐们不远千里来聊城寻找自己,骆德宁在电话里泣不成声。

19日一大早,魏传超立即将好消息告知了顾以华,刚刚到达烟台的顾以华和姐姐立即调转车头驱车返回聊城。19日下午三点多,魏传超和聚源社区工作人员提前精心布置了会议室,为顾琦华、顾以华和骆德宁姐弟三人组织了一个温馨的认亲见面仪式。

在骆德宁的手机里始终保存着母亲和兄妹五人的唯一一张合影。兄妹五人为何从上海流落到宁夏和山东?大姐顾琦华告诉记者,1958年,上海支援宁夏建设,父母带着兄妹五人从上海来到了遥远的宁夏,当时最小的弟弟骆德宁只有一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宁夏后没多久,母亲突发疾病去世,大姐和大哥被送到了宁夏银川当地的福利院,年纪最小的弟弟骆德宁送给了一对来自青岛的夫妻收养。四姐顾以华和三姐被送回了上海的福利院生活,从此天各一方。

十多岁时,骆德宁随养父母回到聊城定居。从此在聊城读书、工作成家。上世纪90年代,顾以华与弟弟骆德宁取得联系,并保持了书信来往,随着姐弟两人的住址变动,通信后来中断。今年70岁的顾以华与大姐顾琦华很早就萌生了寻找弟弟骆德宁的想法。

“现在我们都退休了,也不用照顾小孩了,于是商量着来聊城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弟弟,没想到我们聚源社区的工作人员这么给力,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找到了,你们山东人真是太厚道太热情了,帮助我们姐弟重聚。”顾以华拉着魏传超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千里寻亲得相助,聚源社区缘相聚。”6月20日上午,顾琦华、顾以华和骆德宁姐弟三人带着一面鲜红的锦旗再次来到聚源社区,亲手将表示感谢的锦旗送到了魏传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