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市津南区坐拥“智谷”----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现有13所高校,在校学生超1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0人,每年研发出大量科技成果。近年来,津南区着力用好这座科技创新“金矿”,多措并举助力高校科研成果顺利落地转化。

凯尔测控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各类力学试验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密切,在航空、航天、核电、医疗等领域成果显著。企业负责人陈刚和手下的研发人员全部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校创新型企业。

陈刚介绍,以前,这些领域的高精密仪器设备的检测大都依赖国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售后服务短缺,还遭遇“卡脖子”。为此,经过多年刻苦攻关,他们研发生产出了高精密检测仪器。

成果出来了,下一步就是落地转化。

陈刚回忆,当初选择津南区,就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转化,需要解决厂房、资金、人力等多个问题。在津南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些问题都逐一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13项,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2024年,企业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科技。

海教园高校富集,在化工、机械、智算、材料、环境、医药等应用学科领域积累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亟需落地转化。

对此,津南区相关部门积极发挥好“院校联络官”作用,深入对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重点学院,梳理学院可转化的高质量成果与发明人、转化意向、预期投入、合作方式、政策需求等实打实的核心信息。

同时,津南区制定出台《津南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吸引众多天南大创业队竞相创业,提前布局谋划未来产业,效果十分突出。目前,仅天津大学科技园的入驻企业已达94家,其中实体企业48家,覆盖了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智能AI等科技前沿领域。

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