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一直有一句俗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很多人听了这话亲自跑到卢沟桥上,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果然每个人每个数字都不一样。

可是卢沟桥的狮子都是石头做的,又没有人给他们插上翅膀,怎么就数不清了呢?

这个疑惑不仅现代人有,乾隆皇帝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数狮子

作为盛世皇帝,乾隆皇帝一直对杂文趣事很感兴趣。

某天晚上他看一位明朝学子写自己进京赶考的游记,看着一路上发生的故事读的津津有味儿。

当他看到这个学子进入北京城的时候,第一站经过的就是卢沟桥。

学子早就听说卢沟桥上的狮子雕刻的十分精美,心中好奇就和同伴约定,从左到右数一数。

两个人一路数一路走,从桥南走到桥北,结果两个人竟然得出迥然不同的数字。

读书人都是倔脾气,都认为自己数的是对的,对方的是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正离考试还有好几天的时间,两个人决定再数一遍。

这次他们从桥北数到桥南,结果两个人直接迷茫了。

这次的数字还是对不上,两个读书人都有些疑惑。

他们进入客栈之后,和一起赶考的学子们聊起来,原来大家都好奇的数过石狮子,但数字各不相同。

后来学子们把这当成一则笑话,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一把属实狮子当成一种前辈流传下来的仪式感。

乾隆皇帝看完之后忍不住好奇,石狮子老老实实蹲在石头上,为什么会数不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当天晚上就来了兴致,专门找了三个最机灵的小太监,让他们明天一早就到卢沟桥上去数数。

第二天一早,他们信心满满的出门了。

他们来到卢沟桥之后,一个从南到北,两个从北到南,三个人用手指头点着数起来。

结果汇合的时候发现竟然数出了三个不同的数字,这该怎么向万岁爷交差呢?

于是太监们急得满头大汗,第二次数起来。

这一次他们各自换了方向,可是数出来的数字还是不一样,数六次出了六个数字。

几人越来越急,一直从白天数到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皇宫的大门就快关了,他们只能灰头土脸的回去见皇帝。

结果皇帝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坚持不信,还觉得是太监实在太笨了。他决定等自己处理完公务亲自到卢沟桥数一数。

过了没多久,皇帝一边数着一边欣赏河上的美景。

最后皇帝亲自数出了409只狮子。
这个数字和之前太监们汇报的都不一样,皇帝不信邪,换了个方向再数一遍,这一次竟然又变成了438个。

乾隆皇帝只能看着这些石狮子目瞪口呆。

可狮子雕刻在石头上,为什么每个人数起来的数字都不一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梁见沧桑

而关于这些引人争议的雕像,还要从金朝时候说起。

公元12世纪,在东北生存的女真族突然壮大,在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衰落之后,女真人逐渐统一北方,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金。

同样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人和契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对汉族和汉文化非常向往。

尤其到了完颜亮时期,他甚至把北京定为国家的中都,还让官员们全盘汉化,学习汉朝的文化。

虽然完颜亮的改革让金朝丧失了一定的战斗力,也是金朝没落的开始,但他也的确对北京城的建设投入了很大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修建卢沟桥。

从秦汉开始其实就有卢沟桥的雏形,只不过当时是普通民众搭建的木桥,为的是方便和两岸的民众交流,还属于民间性质。

在对北京城进行规划的时候,金朝的官员就意识到卢沟桥的战略地位,这里是进入中都的门户,不能用一座木桥简单打发。

所以他们把木桥拆了,重新建了一座石桥。

女真人建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会在北京城长治久安,所以建设的时候很费了一番功夫。

不仅在铺设桥面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上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他们还在桥的两侧围栏上雕刻了280个柱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石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女真人是游牧民族,亲眼见过老虎,狼等真正的猛兽,他们认为猛兽就应该是身材修长矫健的,这样才能够在野外获得更多的食物。

所以女真人雕刻的狮子也都是这种体型,和现在的审美有很大的出入。

历经千辛万苦,在无数工匠夜以继日的雕刻下,卢沟桥终于完工了,可惜金朝也没有在北京待多久,不久之后就被蒙古人赶回了东北老家。

后来蒙古人建立了元朝,他们也把首都选在了北京。

可惜蒙古国虽然强盛,但却只有短短90年,这90年里卢沟桥还是八成新,所以元朝皇帝只是派人进行了简单的维修,基本上没有对这座桥格外注意。

明朝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明朝的大小官员开始对北京进行焕然一新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皇帝住的皇宫都是重新盖的,卢沟桥的石狮子也被他们从里到外擦了一遍,务必保证整个京城上下都是光鲜亮丽的。

后来明代的工匠发现,女真人雕刻的石狮子实在不怎么好看,于是官府组织工匠,对石狮子的雕刻工艺进行改良,改变了很多狮子的雕刻形态。

这些也是后来人看到的狮子的雏形。

崇祯皇帝自杀殉国之后,清朝人进入了北京城,作为女真人的后代,他们却偏向于明朝人的雕刻工艺,所以就维持了石狮子的形态。

在康雍乾时期,京城也组织过几次对卢沟桥的维修。

不过或许是由于金朝时期的建设太过扎实,卢沟桥在古代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损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狮子数不清

从明代开始,无数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路过卢沟桥,大家都会随便数一数石狮子的数量。

结果发现每个人每一次数都有不同的答案,学子们认为这些石狮子里一定藏着别的奥秘。

文人的嘴在古代是很有传播力的,随着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卢沟桥的石狮子就是数不清的。

这件事情一直到清朝都没有一个结论。

其实,卢沟桥上的狮子之所以数不清,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

首先是雕刻工艺不同。

卢沟桥虽然一共有280个柱子,但每个柱子上并不是雕刻着固定数量的石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柱子上是一只雄壮的狮子正在俯视地面,有的柱子上是一只母狮子,带着三个小狮子玩耍,还有的柱子上是两个狮子玩球打闹。

在中国古代匠人的刀下,每一个小狮子都雕刻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甚至连表情和毛发都看得清楚。

正是因为这些狮子的表情灵动,很多人在看的时候就容易落下或者忘记,所以数着数着数字就各不相同。

而且这些狮子并不是一天就雕刻成的,从金朝到元朝,再到明清两代,很多皇帝都下令对桥梁和狮子的雕刻进行维修。

有的一个狮子背后可能已经叠了好多层,或许之前的几层雕刻没有覆盖清楚,露出一点痕迹。

这就像测试色弱的图片一样,每个人看了之后第一眼注视到的是不同的细节,所以他们看到的形态乃至数量都是各不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把不同的数字流传下来,然后传的神乎其神,后来的人在数数的时候心里就格外紧张,更容易产生错乱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时间问题。

这座桥毕竟是从金朝时期开始修建的,虽然明朝对雕花进行了改良,但经过风吹日晒,很多时刻已经看不出狮子的模样,有的甚至只剩下寥寥几笔。

这些线条在有的人看来是石狮子,有些人看来只是陪衬,所以标准不同数出来的数字也不相同。

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卢沟桥和石狮子的热爱。

傍晚时分,北京的市民们走在卢沟桥上,一边欣赏着河上的风景,一边看着憨态可爱的石狮子。

这座大桥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不仅见证了王朝的更替,同时还见证了1937年7月7日那场血腥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29路军也是在卢沟桥上和日军血战,他们死守着每一个阶梯,他们的鲜血飞在每一个狮子上。

这些石狮子们跟随着历史,跨越千年的岁月,静静的注视着英雄的事迹,他们虽然默默无声,但却历经了沧海桑田。

如今饱受欺凌的中国早已经强大,石狮子们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复兴。

石狮子们依旧矗立在阳光下,它们还会见证中国创造更多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