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从岷江山谷到成都平原 跨越百年 故事的“小蓝花”有了新身份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摄影报道

小小的五片花瓣虽不起眼,但却因罕见的蓝色连接成片,让人一下就挪不开步伐。在2024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川花自主创新园里,川花新品种——蓝角柱随风飘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开放在岷江畔山谷间的岷江蓝雪花,到如今成都平原也可见的蓝角柱,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高素萍和她的团队用了6年。而除了蓝角柱外,这片800平方米的绿地里,还有箬竹、小蓝雪花、蓉金莲1号、蜀葵、报春花等川花新品种“齐聚一堂”。

新身份

从岷江蓝雪花到蓝角柱 “小蓝花”有了新身份

高素萍与岷江蓝雪花的缘分要从15年前说起,第一次见到这种“小蓝花”,她就震撼于这份独特的美。

而早在100多年前,“植物猎人”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就曾发现了岷江蓝雪花,并将其和其他1600种中国特有植物移植到西方,使它们在英国园林里得到广泛应用。“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这些小蓝花,生长在它的故乡呢?”随后,高素萍就产生了通过选育新品种,培育出中国人自主花卉品种的想法。

但是,选育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野生的岷江蓝雪花生长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谷间,而成都平原海拔低、气温高、湿度大,这对于高素萍的研究都是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在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引种驯化的基础上,高素萍带领团队对岷江蓝雪花进行选育工作。从采集到移栽驯化,然后从中选择最优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就耗费了3年,再扩大样本,继续观察选育,最终获得一个性能稳定的品种,又一个3年过去了。

让岷江蓝雪花在成都平原存活,这只是高素萍研究的第一步。她还希望通过研究,让“小蓝花”在原有的药用价值基础上,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价值

“蓝角柱家族”走上街头巷尾住进百姓花园中

在蓝角柱培育过程中,高素萍团队成员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我们发现蓝角柱在生长过程中,叶片上布满了盐一样的白色粉末。”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崇州实践教学基地办公室主任雷霆介绍,经过团队研究后确认,这些粉末是碳酸钙晶体。“这些碳酸钙晶体,应该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植物代谢而来。我们也因此认为蓝角柱具有生物矿化固碳功能,或许它能在双碳战略目标中发挥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素萍团队通过与企业授权合作的方式,使蓝角柱走上成都街头巷尾,在成都及周边城市的公园、市政中广泛应用,年繁育能力可达100万盆。在蓝角柱展区旁,还有玲珑蓝角柱、大蓝角柱的身影。其中的玲珑蓝角柱,就是研究团队利用“生物+诱变”技术,创新出的更适合家庭园艺应用的新品种。这个株高约20cm开花的品种比母本矮化60%以上,目前已走进百姓花园中。

“未来我们将继续从事新品种的培育工作,瞄准药用、固碳、家庭园艺等细分领域,让更多‘生在深山’的川花发挥更大的价值。”雷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目标

“川花”上新 给公园城市成都增添新色彩

四川省内花卉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有高等植物120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8.7%,其中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和传统名花5000余种。

“我们进行川花品种的创新与研发,地域属性与商业价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雷霆表示,乡土植物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根植于一方水土,承载着地方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审美观念,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川花上新,也给公园城市成都增添了新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成都的天府广场、天府大道、三环路等城市重要门户通道,“粉沉香”“蜀红”“傲冬”“飞羽”“瑞雪”“胭脂蜀”等小报春新品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武侯区二环路新希望路口,一片面积约750平方米的低维护植物景观示范点内遍植青城细辛、板蓝、白及等45种乡土植物品种以及37种新优园艺品种,形成了结构稳定的“微自然”植物景观。

成都市花卉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温佐艳对川花发展充满信心,“四川的花卉产业现在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花卉产业上中下游端的布局越来越规范、未来希望能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成都特色的川花产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