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好奇,既然月球表面并没有火箭,那么航天员是如何从这个遥远的天体返回地球的呢?事实上,月球上确实没有像土星五号那样巨大的运载火箭,也不存在预先建设好的发射台。但航天员返航的关键,并不在于月球表面是否有火箭,而在于航天器的巧妙设计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中国的嫦娥五号还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它们的返航原理基本相同:通过航天器的上升段和下降段来实现从月球到地球的旅程。上升段负责将航天员和珍贵的月球样本送入环月球轨道,而下降段则充当迷你发射架,提供足够的推力将上升段送入太空。这一切的前提,是航天器在月球上的起飞重量远比在地球上轻,而且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这大大降低了起飞所需的能量。

登月舱分解:各司其职的太空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月舱是执行月球任务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上升段、下降段、着陆器和返回舱组成。上升段和下降段合称为登月舱的动力部分,着陆器则用于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而返回舱则是航天员返回地球时的座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执行任务时,登月舱的上升段和下降段会与轨道舱分离,下降段携带着陆器下降至月球表面。当完成月球表面的任务后,上升段会与返回舱结合,然后从月球表面起飞,进入环月球轨道。在这个过程中,下降段起到了迷你发射架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上升段脱离月球引力,还为其提供初始的加速度,使其能够进入太空。这种设计允许航天器在没有重型火箭和发射台的情况下,从月球表面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月舱的质量大约20吨左右,其中上升段大约5吨,下降段15吨,起飞返程时只有5吨的上升段离开月球。考虑到月球引力更低,5吨的质量相当于地球0.8吨的质量,差不多两头猪的质量。

上升段任务:月球轨道的守护者

在月球任务中,上升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返回舱从月球表面送入环月球轨道。这一过程开始于下降段完成其使命——将着陆器和上升段成功送至月球表面后。

当航天员完成月面任务并准备返回时,上升段启动其发动机,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克服月球的引力。随着上升段逐渐升高,它会进入环月球轨道。一旦进入轨道,上升段就会与轨道舱进行对接,为航天员返回地球做好准备。这个过程中,上升段的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要确保航天员和月球样本能够成功脱离月球,还要确保它们能够准确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回响:阿波罗与嫦娥的太空舞步

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太空探索计划之一,它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也为后续的月球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阿波罗11号任务中,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设计与嫦娥五号相似,都是通过分离和对接来完成登月与返航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阿波罗任务中,上升段和下降段的分离与对接是在完成登月任务前后进行的。上升段负责将航天员从月球表面带回环月球轨道,而下降段则留在月球表面。与嫦娥五号不同的是,阿波罗11号在完成任务后,上升段与轨道舱进行了一次对接,而嫦娥五号则完成了一次分离和一次对接。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在航天技术和任务目标上的不同选择。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太空任务的核心。中国的嫦娥五号任务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阿波罗计划相比,嫦娥五号在自动化程度上做得更加出色。它不仅能够自动挖土、封装月球样本,还能自动降落月球并从月球升空。嫦娥六号成功从月球背面采样,接下来我国还会尝试更多月球探测任务,为2030年载人登月做好全方位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任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减少了对航天员的依赖,降低了任务风险。嫦娥五号的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自动化航天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星际梦想:中国载人登月的未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快车道,载人登月计划已被提上日程。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为中国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将更加安全、高效。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预计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这不仅将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