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建琪 徐艳荣 张伟)麦浪滚滚遍地黄,机身隆隆盈满仓。近日,宁县41.63万亩冬小麦进入收割期,金色麦浪一望无际,田间地头上演着“微风吹麦浪,弥漫麦芒香,收割机欢唱”的丰收乐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湘乐镇樊湾村,记者看到一株株麦子纤细挺立,麦芒下麦穗显得格外饱满,丰收在望。金色的麦浪中,收割机轰鸣着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一气呵成。伴随着农机声,金色的麦子被卷入机械中,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搅碎排出,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麦粒装入农用车,现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为确保“三夏”小麦机收作业高质高效、协调有序开展,宁县抢抓农时,及早部署,充分发挥农机在“三夏”抢收作业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夏粮丰产在田、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今年种了7亩麦,长势都很好,每亩地能产800斤左右的小麦,现在收割机特别方便,十几分钟就收完了,”农户樊发茂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樊发茂家小麦能够稳产、丰产得益于选种了宁县育种专家罗盘培育的宁麦系列麦种,此类小麦品种具备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而且抗逆性也更强,能在干旱、盐碱等不良环境中生长。

农户豆会宁说:“我从去年到今年种的都是老罗的麦种,产量都很好,今年种的麦子都收完了,大概二亩地能收1700多斤。”

据了解,今年宁县小麦种植面积41.63万亩,计划组织1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机收作业,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跨区机收接待工作,宁县还专门成立了跨区作业指挥中心,设立了18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及时为外来机车做好信息服务和作业引导工作。并组织三支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宁县18个乡镇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机具保养调试及机手安全操作知识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强化机收减损技能培训,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实时跟进,现场测产,向机收减损要增产,确保颗粒归仓。

(来源:宁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