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845天。

俄乌两军上百万的战士,继续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残酷地拼着人头。之所以说是残酷,主要是因为:乌克兰战争中,俄军虽然没有打出二战时苏军钢铁洪流横扫欧洲的气势,有北约全套装备的乌军,也没有打出现代化战争摧枯拉朽的套路。甚至,双方上百万人共同努力,每天都打不出值得军迷关注的新闻焦点。可是,双方有生力量的消耗却是真实且持续不断的,而且,这种消耗,则是“留地不留人”实用主义最真实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一下,二战时,苏军钢铁洪流确实横扫了欧洲,但那些当年被其解放的领土上,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认可苏军在打击法西斯纳粹方面的功勋?要知道,法国今年庆祝诺曼底登陆的纪念仪式上,俄罗斯连最基本的出席机会都没有。

相反,苏联从德国割占加里宁格勒之后,将所有的德国人都赶出这片土地,最终,现在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绝对可以控制的飞地。所以,两相对比,就应当能够理解俄乌双方现在的打法了:只有消灭了领土上的所有敌人,这片领土才会真实地属于自己。于是,现在双方每周都有数以千计的战损,但处于弱势的乌军,一周之内,却也只会有大约三十来名放下武器投降的人员。这只能是说明,现代化的装备较量,已经是远程歼敌,将敌人消灭在双眼根本看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双方这是在暗暗地拼人头,都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作战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打大规模的会战。所以,6月18日,乌克兰战场上的焦点地区是顿涅茨克市附近的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双方在这场城市攻坚战中,都投入了数个旅的作战部队。由于俄军近日占领了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北部的涅维里斯科耶村,从而威胁了“第二期盼村”至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的公路运输大动脉,乌军的补给现在只能是通过其西部的“库拉霍夫卡”镇通往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的乡间小路更安全些。

因此,在俄军从南至北、从东至西的双向猛攻之下,乌军已经失去了市中心的部分街区,在逐渐向城西退却。而且,尽管市内五层楼的多层建筑为乌军提供了坚固的阵地,但在俄军拆楼战术的打击下,这些相互间联系较少的多层建筑,很容易成为防守的孤岛,从而被俄军的重炮和重型喷火器摧毁,并最终消耗掉所谓凭险固守的乌军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击俄军的重炮战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之对轰。所以,乌军在想尽一切办法加强自己的部队的火力。因此,据乌克兰媒体透露,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克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北约装甲车辆维修中心,但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改装豹1坦克:拆除其105毫米火炮,换装35毫米自动火炮。理由也很简单:105毫米炮弹稀缺。这种坦克炮系统,北约中原本就只有希腊和土耳其有,但105毫米炮弹,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停止批量生产了。于是,重新改装这些老坦克就成为乌军无奈的选择。当然,俄军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维修中心就建在乌西,因此,相信克格勃的徒子徒孙们,已经在努力寻找这个维修中心的位置了。

面对乌军的坚决抵抗,俄军在继续拉长战线,以求发挥兵力优势。据乌克兰国家网报道,6月18日,俄军集结了上万的步兵,200多件重型装备,依托斯瓦托沃市,经拉伊戈罗特卡村开始向奥斯科尔河方向的进攻,兵锋直指在2022年乌军秋季大反攻时丢失的顿巴斯北部交通枢纽、补给基地伊久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新团队支持的俄防长别洛乌索夫,新官上任后,这是坚定地要将战争当成经济项目来做,摊子真的是越铺越大,在哈尔科夫边境战役中新开辟了上百公里的战线后,现在要开打伊久姆战役,战线至少又要被拉长数十公里,真的是要将乌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节奏。

俄军疯狂拉长战线,乌军的兵力自然就捉襟见肘,所以,6月18日,乌克兰议员洛欣斯基就明确提出:应当再次降低征兵年龄。大约两个月前,基辅已经将征兵最低年限从27岁,降到了25岁。现在,基辅则已经在讨论将最低征兵年限降低到18岁,而且,学生也不能免除兵役。要知道,乌克兰关于25岁以上公民必须服兵役的新征兵法出台之后,大批18-25岁的年轻人,因为不担心会上战场,所以就主动按国家规定进行了相关的兵役电子登记。若是基辅决定派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上战场,征兵委员会就可以轻易地向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年轻人发出征兵传票。乌军可是一直希望得到大批年轻的新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拼人头,总是会结束的,因为,乌克兰能上战场之人的总数是一定的。所以,现在北约其实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准备工作:6月18日,北约的第32个成员国瑞典的议会,已经批准了该国与美国的防务协议,允许美军使用瑞典的17个军事基地。由于此协议并没有特别规定美军不得携带核武器,而且,考虑到此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腾贝格已经明确表示,北约国家已在讨论让核武器进入战备状态。这将对乌克兰战争的进程产生极深的影响,而向来讲究先发制人的俄罗斯,将会采取何种反制措施,就非常值得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