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初代大满贯邓亚萍这两天去成都训练基地跟国乒选手进行指导,现在的国乒选手对长胶打法不熟悉,邓亚萍就给孙颖莎、王曼昱这些国乒主力进行了现场指导。只是一些幕后的花絮球迷还不清楚,给国乒选手训练完之后的邓亚萍也是分享了一些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邓亚萍看来自己确实是年龄大了,跟国乒选手切磋了两天之后感觉到浑身疼痛。毕竟专业运动员天天训练感觉不出来,邓亚萍已经退役20多年了,这两天去给这些专业的乒乓球选手进行训练,一下子增加了运动的强度,确实会出现浑身疼痛的现象。

除了给这些国乒选手进行专业指导之外,邓亚萍还把自己写的书赠给了孙颖莎、王曼昱、马琳这些国乒的选手跟教练。邓亚萍是乒乓球圈文化水平非常高的一个前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而且邓亚萍也是2008年申奥大使,在90年代的时候邓亚萍是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役之后的邓亚萍先是出国留学,之后邓亚萍尝试了多个不同岗位,还打造了体育产业平台,成立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而且球迷也经常能看到邓亚萍作为乒乓球的解说嘉宾,出现在屏幕上。邓亚萍也是退役乒乓球选手当中尝试不同行业最多的人,而且是跨领域多方面的进行尝试,不管是她的职业生涯还是人生经历都相当丰富。

如今的邓亚萍依然活跃在球迷的视线当中,她写的著作《心力》就是一本人生哲学。这本书写了心理抗压能力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让球迷介绍了如何克服在工作生活当中面对的困难。邓亚萍的职业高度决定了她对乒乓球的理解,远胜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亚萍在这本书当中特别提到了乒乓球的速度一定要快,如今乒坛又实现了速度流的打法。张本智和、勒布伦、张本美和、伊藤美诚这些新生代的外协选手衔接速度都特别快,邓亚萍早就在这本著作当中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而且邓亚萍认为乒乓球的精髓就是旋转和控制,而且她强调步伐的重要性跟艰苦性。邓亚萍提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是勤奋决定下限,动脑决定上限。在邓亚萍看来每个行业都有成功者,即便他很努力,也是聪明的努力,而非无效的努力。

邓亚萍在书中介绍了心力练习法,对于一些乒乓球的初学者很有帮助。她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为什么自己练比找教练去练习要进步速度慢?最核心一点就是通过教练去进行练习,这叫刻意训练,教练员能规范你的技术动作,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久之就形成了正向反馈。

可以说邓亚萍给国乒选手赠送书籍,就是要让王曼昱、孙颖莎这些选手增加乒乓球的领悟能力。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邓亚萍能够成为大满贯选手绝不是幸运,一个选手的成功不仅仅是靠努力,而是要靠动脑去思考克服各类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亚萍是比较喜欢那种用脑打球的选手,她来给这些国乒选手进行训练指导,可以让王曼昱等人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走向成功。邓亚萍不光指导这些选手乒乓球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她们进行心的方面的锻炼。

邓亚萍不光跟女队的选手进行交流,跟男队的马龙、樊振东等人也进行了交流。因为成功的选手都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邓亚萍在她写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她说不会打球的容易多得分,会打球的容易少得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强的选手可以跟业余选手打球不得分,也可以跟专业选手打球让对手少得分。其实邓亚萍对乒乓球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种王者境界,邓亚萍去给这些国乒选手做指导实在是一场及时雨。

因为王曼昱、孙颖莎这些国乒选手总会遇到职业生涯一些瓶颈和困难,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选手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找到真正的方法。邓亚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够从更高的乒乓球维度去给选手指引方向,相信王曼昱这些选手经过邓亚萍指导之后,进步速度会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乒乓球选手真正的成功之道?应该说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同时成功也需要选手去自我摸索。每个选手成功的路径都不一样,有时候乒乓球也是一门人生哲学。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跟高度的选手,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跟精髓。

邓亚萍那个时代的选手打球普遍聪明,更加讲究战术的灵活性。这次邓亚萍给国乒选手进行训练,包括刘国梁、肖战在内这些国乒教练组成员都在现场进行学习观摩,说明包括国乒教练组在内都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邓亚萍跟王曼昱、孙颖莎进行了合影留念,就是希望这些国乒后辈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她们在奥运会的发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