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1日讯近期,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6月2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多措并举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

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上下功夫。推动高校强化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产业园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有组织科研与协同创新。全省高校近4万名博士、占全省六成多的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五成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贡献了山东省近六成的国家科技奖、超九成的省自然科学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下功夫。对标标志性产业链和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链主企业联合组建15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7场次标志性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发布高校创新成果超500项,达成校企意向合作金额超4.7亿元。

在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上下功夫。指导高校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专门队伍,提升转化过程专业服务和管理能力。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和创造力。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0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4个。山东省高校共申请专利6.44万件、授权专利5.64万件,专利转让金额17.89亿元,有效专利数量不断提高,专利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下一步,山东将按照“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对存量专利全面梳理盘点。压紧压实高校专利盘活主体责任,组织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有效借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市场化服务机构的力量,高质量完成专利盘点入库工作。

推进存量专利落地转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高校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面梳理盘点存量专利基础上,进行评价分类,开展精准对接,选择应用场景清晰、技术成熟度高的专利同步实现落地转化。

扎实推动专利增量提质。聚焦山东省现代化工业体系布局,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促进高校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杨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