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打响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在战役开始的时候,解放军的目标,是先攻克锦州,对于离东北野战军主力更近的目标长春,采取的是围而不打的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解放军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是打更近的长春呢?

其实与打长春比起来,解放军打锦州时,要面临的风险更大。

因为在锦州的东面,有卫立煌率领的国民党精锐部队30万人,驻守在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锦州的西面,有傅作义集团的52万人。另外在锦州,还有国民党军的15万人。

与孤立无援,驻守在长春的10万国民党军比起来,似乎打锦州显得更艰难。

其实当时解放军之所以要先打锦州,主要还是因为毛主席,制定了一个策略。

国民党军发动内战后,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国民党军的优势,已经在渐渐失去。

到1948年的时候,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就只剩下了55万人的军队,然后大部分的地区,已经成为解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剩下的55万国民党军队,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这三个地方。

而当时东北野战军的总兵力,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万人的规模。

东北野战军在实力上,已经对国民党军形成了碾压的优势。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了两个决议,一个是主张将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主力,全部撤回关内。

还有一个主张是,国民党军继续坚守在沈阳、长春、锦州这三个地区。

虽然国民党高层有争议,但是蒋介石在1948年初,还是做出了决定,就是将国民党军驻守在沈阳的30万人,撤到锦州地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趁国民党驻守在沈阳的部队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战略,就是先将锦州打下,切断东北地区国民党军与华北地区的联系,然后再各个击破。

如果真的让驻守在沈阳的30万人跑到锦州,那么锦州就会汇集45万国民党部队,另外再加上华北地区傅作义集团的52万人,那无疑会给解放军后面的攻势,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而与沈阳的30万人比起来,已经被围困在长春的10万人,就显得次要一点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东北野战军先打锦州的战略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10月15日,解放军攻进锦州,消灭了驻守在锦州的15万国民党军队。

然后被围困在长春的10万人,因为失去了被救援的希望,然后又无法突围,军心开始不稳。

最终驻守在长春的大部分国民党军,选择了起义和投降。

解放军也以极小的代价,解放了长春。然后驻守在沈阳的国民党军,在大势已去之后,也纷纷选择了投降,有少量不愿意投降的军队,也已经无法改变战局,最终被歼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当年辽沈战役,没有先打掉锦州,切断国民党军东北战场和华北地区的联系,那么许多顽固的国民党军,必定还要负隅顽抗,解放军解放长春,可能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更关键的是,当时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也在东北战场,如果让他们逃脱,势必会影响关内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