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厚积薄发 用心铸就

——记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大宗矿产勘查中心

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大宗中心在组建之初,因业务匮乏,一度面临人心涣散、士气不振的局面,急需一场“硬仗”来提振士气,证明自己。该中心全体人员蛰伏了一年之久,厚积薄发,最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争项目,稳固人心

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大宗中心组建于2022年3月,中心成员清一色地质勘查科班出身,且大多是经验丰富的地质“老兵”,他们也在以往的工作中各有不俗成绩,但无奈现在英雄无用武之地。

“当时中心只有乐平众埠街、浒坑深边部勘查两个项目,中心15个人,大家被动处于‘躺平’状态,可把我和支部书记急坏了。”中心主任蔡报元干事雷厉风行,但面对当时情景也是一筹莫展。

“我跟蔡报元主任把认识的矿山企业都跑了个遍,甚至提出先派人到矿山做免费的技术服务,以求换来今后的合作。明知收效甚微,但我们也不能放过任何机会。”支部书记余若同沉稳干练,与蔡报元的风格相得益彰。

正是这对组合的默契配合,在那场“硬仗”中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23年初,转机出现。得知江西省奉新县华友矿区长石、陶瓷土(含锂)矿资源储量核实项目(以下简称“华友项目”)计划实施,班子成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想尽全力争取这个项目。最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竞标成功。

项目落地,全体职工也吃了颗“定心丸”,笼罩在大家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大家也都铆足了劲,誓把这个项目做好。

打“硬仗”,提振信心

基础所前期实施的江西省宜丰县茅岭矿区陶瓷土(含锂)矿勘查项目(以下简称“茅岭项目”)取得了亮眼的成绩。项目自2022年9月底开始启动,完成了钻探4.7万余米,2023年1月通过野外验收,3月通过报告评审,获评优秀等级,查明的陶瓷土(含锂)资源量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项目是基础所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地质勘查的一个成功实践,找矿成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再次擦亮了基础所地质品牌。敢担重任、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尽职奉献、争创一流是项目成功的密码。

如果说茅岭项目是速度1.0的话,那么华友项目就是速度2.0。

2023年8月华友项目正式启动。矿区前期地质资料极少,而任务要求10月完成168个钻孔、3万余米的钻探任务,11月野外验收,12月成果评审并取得评审备案。这样的要求不可谓不严苛,但这就是摆在全体职工面前的现实挑战。

如何应对“速度”的迅速升级,除了精湛的技术、精细的管理外,还必须注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信心。

弓上弦,刀出鞘。借鉴茅岭模式组建的项目团队,早已蓄势待发。

2023年8月9日,合同签订,甲方下达开工通知书,第二天即开首钻。矿区3平方公里的面积涉及3个村委会和1个林场,30多台钻机同时施工,协调各方关系是整个项目进展的关键,前置工作已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到了极致。

“当时就是挨家挨户地谈,用心用情地去协商,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开工,时间不等人,延误一天,后面的工期就越紧,大家面临的压力就越大,耽搁一刻都会严重打击项目组的士气。”谈到场外因素的影响,项目副负责黄志斌分析得十分透彻。

对每个岗位划分详细的职责,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清晰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目标及预期成果。任何程序不能卡壳,任何工序不许返工,任何工作安排得严丝合缝、精准精确。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法打赢这一仗。这些优良的工作传统都深深打上了“茅岭”烙印,原来大宗中心有6名技术骨干经过了茅岭项目的淬炼,正是有这些技术骨干的不畏艰辛、身先士卒才使这支30多人的队伍如臂使指、指挥若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两个月的时间“普—详—勘”一气呵成,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四个月时间完成报告编制工作,取得野外验收、报告编写双优秀,探获了氧化锂63.8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不到五个月时间即取得储量备案证明,创造了省地调院基础所有史以来从项目开工到备案最快的记录。

强党建,铸就忠心

如果说华友项目是个契机,是它点亮了大宗中心所有职工的信心,使这个团队的凝聚力瞬间提升,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力,那么党建引领就是大宗中心能够爆发的内核驱动。

支部书记余若同在华友项目施工期间,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带领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构筑了坚强战斗堡垒,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互促。

钻探组组长王维洋,在茅岭项目时便担重任,如今的他更多了份历练、从容,也多了份对事业的忠诚和担当。

张子露是名新党员,工龄不长但技术过硬。华友项目开展伊始,他主动请缨担任采样组组长,接下了1.7万余件样品的采集、送检、数据分析管理和168个钻孔岩心摆放入库工作重任,正是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为项目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短短两年时间,中心由起初的业务匮乏,士气不振,到如今业务饱和,全员“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偶然,更不是等来的,而是他们靠坚守主责主业,拼尽全力争取来的,这也是他们不忘初心、忠诚奉献的最好回报。(刘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