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初的一天,毛主席离开北京在南方巡视的途中,他所乘坐的专列停在了杭州。

8日,林彪对亲信下了一道指令,希望在专列返京的途中动手。10日,主席专列突然改变行程,一路来到上海。专列停在上海后,主席拒绝了其他人见面的请求,只是发出了一道命令,请许世友尽快赶来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主席命令,许世友一路快马加鞭赶来,毛主席就在这趟专列上见了他。当天晚上,俩人在专列里面谈了许久,突然,主席问道:“中央如果有人搞政变,你怎么办?”许世友闻言,坚决答道:“带兵北伐。”

主席专列离开上海后,许世友立即做了两件事,第一是连夜飞往南京,通知南京做好战斗准备,保护主席专列。第二,就是穿上了草鞋换了身衣服,跑到鱼塘里去捕鱼。

主席的一生,与许多人打过交道,然而绝大多数人在主席的心里,都比不了一个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他说自己就是主席的“匣中宝剑”,只要主席指向哪里,他就会打到哪里。无论自己要面对的是何种强敌,无论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只要主席一个命令,他就会坚决执行到底。

那时许世友是红四方面军的红四军军长,和许多红军指战员一样,当时他正忙着带领将士们穿过数百里的草地。一天,毛主席来到了他的军部,许世友在他简陋的军部中,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他的心里非常紧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一个立正,向毛主席敬军礼。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毛主席非常随和,与他握手后,就拉着他一起坐在了地上。

主席说:“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但没有见过你这个人,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许世友那会儿还叫许士友。在参加革命前,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叫许仕友,开始革命后,他觉得这个字有做官的意思。自己作为革命战士,不应该老想着当官,于是就该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听罢,觉得非常有趣,他在草地上比画起来,然后说道:“你看,把‘士’字改成‘世’字好不好?改了这个字,你就成为世界之友了!我们红军的干部,不仅仅是和士兵做朋友,还要和世界人民做朋友。”

主席的一番话,令许世友听得入神,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他笑着说:“改得好,改得好,还是主席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彼时,红一、红四两大主力刚刚会师不久,然而双方的分歧已经产生。尽管中央已经通过遵义会议等一系列调整,明确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然而,红四方面军实力强大,张国焘仗着军队的优势,有了不臣之心。这个时候,两人的见面显得格外难得。许世友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坚定地追随毛主席的路线。

1935年,张国焘南下另立中央,此事在四方面军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对他的路线与设想都非常不满,许世友便是其中之一。他拒绝了西渡黄河,分裂党组织的行为,转而领军北上,与毛主席带领的一方面军会师。

然而,作为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许世友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张国焘的批判一直都在进行,即便许世友带头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可不少人似乎要把张国焘与四方面军牢牢绑定。将张所犯下的错误,与四方面军所有人都捆在一起。面对变了性质的批判,许世友第一次发生了动摇,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甚至一度开始后悔北上,想要南下与老部队会合。可此事被保卫处发现,许世友就这样被关了起来。

这下,不少人开始借题发挥,给许世友扣上了“包庇张国焘”的帽子。这是他最艰难的时刻,就在此时,许世友发现主席并没有忘记他。一天早上,毛主席来到了关押他的土窑洞,主席亲手为他松绑。关于对他的调查,主席很早就让人去做了,他对许世友是有一定了解的,不想冤枉了好人。

俩人一起坐在炕上,主席亲切地说:“张国焘是张国焘,你许世友还是许世友嘛!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到四方面军的,他犯了错误,应该由他和党中央负责,跟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你们是受骗上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主席的话,许世友感觉自己好像做梦一样,这么多天以来,压在他心里的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他不再感到迷茫,明确了自己走下去的方向。这次的见面,令许世友印象深刻,一直到去世前,他都忘不了当时两人见面的场景。

当时,由于张国焘另立中央,甚至对毛主席等人发出了通缉令,这使得延安等地的同志,心里对于张国焘那边的人感到非常不满。对于许世友等四方面军过来的将领发起调查,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毛主席看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他坚信张国焘只是为了一己私利,他并不会得到四方面军所有人的拥护。

事实证明,主席的判断没有错,张国焘所坚持的路线,让许多人都很不满意。在这些人里,许世友是为数不多真正以实际行动否定张国焘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十分欣赏许世友这种作风,他对于许世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能力更是非常赞赏。随后,许世友坚定地追随中央的路线,他在心里将自己当做主席手里的一把利剑。主席一直都信任他,在随后遇到的许多硬仗中,主席都想到了许世友。

1948年7月,兖州战役刚刚结束,毛主席却早就开始部署济南战役。许多人看来,这是有些冒险的做法,毕竟坐镇济南的,正是著名的王耀武。此人是国民党中杰出的名将,他曾与中共有过多次的交手,更是在谭家桥等战斗中重创红军,使其成为粟裕心中永远的痛。面对这个敌人,我方是非常谨慎的。

王耀武集中兵力固守在济南等大城市,依托坚固的城防设施,试图利用解放军攻坚能力较弱的缺陷,阻挡山东部队的脚步。显然,打济南,攻坚才是重中之重,这个任务就必须要交给一个能打硬仗的人去做。

对于人选问题,主席心里已经有数。

不久,刚刚参加完豫东战役的王建安来到了西柏坡,主席见到他,就说出了济南战役的大致构想。对于攻打济南的人员安排,毛主席下定了决心,他说:“攻打济南的士兵基本都是山东人,许世友在胶东部队里面很有威望;你在鲁中、鲁南也颇有名气哩!你们是“山东两雄”嘛!”

主席安排了王建安与许世友一同负责济南战役指挥,王建安非常高兴,他立即说道:“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协助许世友同志打好这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王建安这么说,主席心里也很欣慰,他笑答道:“好!我们演一出《失空斩》——你是副将王平。失了街亭,打不下济南,先斩许世友,也要打你四十军棍,然后我官降三级,你看可以吗?”

听到主席这么说,王建安拍着胸脯做了保证,他立即赶回山东,把主席的话告诉了许世友。得知主席安排自己负责去打济南,许世友十分兴奋。

中央极其重视这次济南战役,王建安走后,毛主席先后发了多封电报,让许世友尽快率部占领济南飞机场,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中央来说,济南战役是非常重要的一战,济南是山东的核心,拿下这里就能掌握极大的优势。解放战争时期,不仅蒋介石认为我方的部队火力差,缺乏足够强的攻坚能力,国外诸多国家,都认为攻坚能力弱会导致我方在战场上的失败。因此,中央需要一场大型城市的攻坚战,证明部队的力量。

许世友清楚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他做了周密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开始后,许世友利用自己常用的“牛刀战术”,利用不间断的猛攻,从敌人的外围防御阵地中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后,他继续加大兵力的投入,不断扩大战果,这让王耀武的防线变得摇摇欲坠。解放军连续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王耀武的防线被不断压缩。随着吴化文部起义,王耀武精心布置的防线彻底崩溃,许世友率部拿下了济南城。

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解放战争有着极大的影响,许世友利用合理的战术,在短时间内就打下了敌人精心布防的大城市济南。此战令国内外都非常震惊,蒋介石意识到了中共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并不是过去打不了攻坚战的部队。西方诸多国家,更是被中共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震撼到,有关济南战役的报道有很多。

许世友打下了济南,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甚至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他从来都不会怀疑许世友的能力,只是在原定的计划里,打济南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席有了心理准备,觉得战事会持续一段时间,结果许世友快速拿下了济南,此事立即引起国内外广大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很快就出来了,毛主席自己都是在“中央社”的报道中才知道——济南已经打完了。

几年后,许世友陪着毛主席一起来到了济南,俩人走在济南城中,不禁又谈到了当年的这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笑着对周围的干部们说道:“济南战役打得那么迅速、彻底,天下恐怕只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本人毛泽东,一个是蒋介石。”这番话把在场的人们都逗乐了,许世友则显得十分谦虚,他并没有谈到自己的功绩。

俩人共事多年,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直接说明,在主席的心里,许世友永远都是那个最敢打的人。主席在诸多战事的选择中,总会先想起许世友。由于常年的战争,许世友能见到主席的机会并不是非常多,他经常在外带兵,主席每日要忙更多的事情。到了建国后,两人能见面的机会同样有限,许多事情都要他们忙着处理。

然而,他们之间的友情并没有改变,而对于许世友来说,他坚信主席的路线,是因为主席的路线总是以大局出发,走正确的道路。两个人的默契,来自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国事为重的基本原则。

当一些事情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即便是面对毛主席,许世友也敢于直言。相处多年,毛主席对于许世友的脾气习惯都十分清楚,每当许世友到外地工作,他都会给许世友发电文,告诫他一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7年,“一月风暴”拉开了全面批斗的序幕。一时间,国内局势紧张起来,许世友受到这场动乱的波及。“打倒许世友”等字眼出现在诸多报纸上和公共场合中。

面对自己遭受不公正的批判,许世友率先想到的还是国家。他冒着巨大的危险给毛主席发了电报,在电文里他没有提到自己,而是建议主席,这场风波不要波及到军队。军队是国家的柱石,若是文革介入到了军队中,那将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一些不法之徒,肯定要借此生事,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军队能不受波及,这样国家才能安稳。

看到许世友所写的这些建议,毛主席立即批准了他的建议,随后中央对于军队做出了强硬的规定。在此后,事情发展逐渐不受控制,波及的层面越来越广,但相对来说军队总体保持了稳定,没有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毛主席非常担心许世友的处境,许世友却能理解主席的用意。他后来回忆,谈起这次的事件,他认为主席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当时对于局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这才导致事情的发展不受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安危,而是一心为国家着想。实际上,当时他的处境相当难,年底,华东地区“打倒许世友”的运动越来越激烈。一时间围绕着许世友,人们有着很多恶意的猜想,不少人直言他反对毛主席,给他扣上了许多帽子。甚至主席随后到杭州,看到的都是“打倒许世友”等口号。

主席当即叫来了相关的负责人,他问对方为什么要打倒许世友。那人见主席谈到了此事,便赶紧说道:“大字报上说许世友一贯反对毛主席。”

他刚说出这句话,主席的脸就变得非常严肃,他没有让这个干部把话说下去,而是生气地打断了对方。“许世友同志没有反对过我嘛!”主席坚定地说道。

有了主席的态度,针对许世友的批斗就不好继续下去了。然而,许世友对自己免遭批斗并不关心,反而是后面不断扩大的各种斗争,让他想起了当初发生在苏区的事情。作为经历过那些事情的老革命,许世友的心里非常难过,看到许多革命者,领导干部都被打倒。他感到非常无力,对于国家的未来十分担忧。可眼下自己虽然得到了保护,但他却没办法做更多的事情。

于是,许世友选择以养病为由到医院里躲着,这段日子非常难熬,他经常喝酒,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又继续恶化。一切就如同当初那样奇妙,在他又一次陷入到迷茫中的时候,还是毛主席向他伸出了手。主席见他从干部名单里面失踪,便下了大力气找到了他,派专机将他接到了中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到主席,许世友把积压许久的委屈都发泄了出来,他哭着向主席请求回家放牛。他又将自己这一路上所见到,所体会到的东西都告诉给主席。毛主席对他所提到的事情很重视,俩人谈了很长时间。

许世友又谈到了文革对于农村的影响,他以国家为重,希望运动能不要继续扩大,尤其是不能影响农村。毕竟农业生产对新中国是极为重要的,若是没有了粮食保障,那后果就极其严重了。

毛主席对他所提出的诸多意见十分重视,后来在主席的推动下,中央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不过,许世友虽然在主席的保护下,没有受到更多的批斗,然而党内还是有许多的干部遭到了处理。这一时期,他减少了很多工作,有了许多空闲的时间。与毛主席交谈过后,他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消沉。

主席一直都非常关心许世友的生活,战争时期,主席就经常要发电询问许世友日常的生活状况,甚至还专门派人给他送过药。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大老粗,许世友起初对于学习是有些抗拒。主席一直都鼓励他去学习,如今,主席又给他推荐了许多的图书。他在南京任职的时候,主席就曾拖他给天文台带书,还劝许世友有空也要看一看自然科学之类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去后,许世友利用自己多年学习的成果,回击那些制造事端的人。有人批判他反对毛主席,他就利用主席语录中的话回击,让对方无话可说。

后来,他又专门写了文章,去批判这些制造风波的群体。在动荡的时期,有许世友在南京这样重要的地方坐镇,毛主席就非常放心。哪怕过去了多年,两人之间的默契也从未消失。

得知林彪等人准备采取行动,主席果断南下与许世友商议此事,俩人短短几句,就已经达成了一致。

这次“南巡”,主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许世友经历过大风大浪,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做好了准备。不过,他回南京后并没有忘记主席,他一直都很担心主席的身体。因此,他在布置军队准备行动的同时,还不忘了下鱼塘去为主席抓鱼。他知道主席喜欢吃鲫鱼,亲自挑选了几条抓来的大鱼,在主席专列离开南京前送给了主席。

有好友在后方支持,主席才能够安心地回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他们将面对一场更大的风暴,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林彪等人的计划并没有成功,毛主席从容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便立即想到了许世友。就这样,一直等待消息的许世友,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传达了毛主席的指令。他立即奉命封锁了所有的机场,尽管命令来得相当突然,可他还是带着人完成了这项任务。

林彪出事后,许世友很快接到了主席的手令,由于已经提前封锁的机场等交通设施,随后的行动变得非常顺利。在许世友的指挥下,相关的犯罪份子都被抓捕归案,至此反革命集团的势力被彻底瓦解。

面对着变化莫测的局势,许世友始终都表现得非常从容,他一直没有忘记主席的教诲。从当初在延安开始,他的心就一直没变过,始终要以国家为重,拥护毛主席,坚决追随中央的脚步。

在许世友的心里,主席救过他两次,如果没有主席,就没有他。因此,他将自己当做主席的利剑,这把利剑会为主席解决所有的问题。他确实做到了,两个人的友情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从来都没有变过。

不过,与当时很多人不一样的是,许世友并非是搞所谓的个人崇拜。他追随毛主席的原因,是因为他认定毛主席的路线是能拯救国家,真正能振兴民族的好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许世友回忆当初的事情,他就说:“毛泽东的安危不只是一个人的安危,而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安危,所以在关键时刻,我必须要听从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

这位征战沙场的宿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作风,他永远是维护国家,维护毛主席。在主席去世后,许世友在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主席的照片,那是他们友情的见证。

此后,即便年事已高,许世友依旧没有忘记主席的教诲,坚持读书学习,他也从未改变初心,仍然一切以国家为重,坚决去维护他们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