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省七”的白氏四合院不开,李氏四合院倒是开放。这座大院子有文管员,而且非常热情。见笔者是古迹爱好者,又专程从天津来到陕北,特意翻出多年前的资料送给笔者,甚至还邀请中午一起吃面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李家大院位于老城拔贡巷2号,始建于清代中晚期。院落东西宽27米,南北长29米,占地685平方米。五间正房坐北面南,带东西耳房,另有东西厢房及南房,共计房屋26间。均为砖木结构,其上的木雕、砖雕和彩绘均非常精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老四合院都有砖雕影壁,李家大院的尤其精美,硕大的图案包括《三星高照》《天官赐福》《周子爱莲》《八仙庆寿》《二龙戏珠》等,寓意幸福美满。由影壁墙右拐,就是四合院的主体了,这座宅子只有一座宽大的院落。四面是房,中间是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房在北,五大间,两侧各有两间耳房,合计九间。正房中间三间为正厅,门窗为镂空花纹,有“鲤鱼跃龙门”、“喜鹊登梅”等吉祥图案。厅内正中是木雕彩绘的神龛,下方设有条案、八仙桌和官帽椅等,是家中祭祖、聚众议事和举行重大红白喜事的地方。两边是顶箱竖柜,一边下面放一个春凳。东边一间窗下有一木制卧榻,上有炕桌等,是家中会客休闲临休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厅两边各留一房间,用木隔断分开,有门相连,门上悬“忠孝传家”、“诗书继世”家风家训的四字木匾。临窗建有火炕,带有地炉子,便于冬季取暖做饭,是家中长辈居住的地方。东边的房间有门和厨房相通,便于家庭主妇饮食烹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西厢房各五间,为晚辈们居住的房间,其中三间的厢房设有卧室和客厅,功能较多。南房六间,多为下人居住。各屋都有土炕,有地炉子相连,上面有木质天花板装饰,避免落灰和增加保暖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一圈,嗅着老房子木头特有的霉味,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正房大厅内精美的木神龛。李家大院不仅是一座砖木四合院,其内部设施还被一并完好保留着,这样的陈设在东部地区已不能见到。(陕31,第七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2月25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