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豆瓣8万多人打出了7.1分。

和以往的都市剧不同,虽然都是讲爱情,但《玫瑰的故事》没有出轨、手撕小三等剧情。

剧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生动立体,让不少观众深深共鸣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刘亦菲饰演的黄亦枚,很好地展现了当代女性如何面对爱情、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处理职场中来自外界对于自己的议论等。

她的故事里有学业、事业、爱情、家庭,有苦也有甜,无论哪种结局,她都以自信的姿态客观面对。

这也是剧集感人的地方,不需要依赖男性,女性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人民网所评,剧好就好在既保留了原作“女性爱情观的成长”这一精神内核,也在地域、人物设定、叙事细节等方面下功夫。

爱情必不可少,但比爱情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成长线的落点,通过每个人物传达出贴近现实的魅力。

特别是方协文上线后,婚前婚后大变样,经常语出惊人,而他的转变也发人深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首创了一种马斯洛理论。

他将人的需求划分成五个层级,从金字塔底层往上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方协文和黄亦枚的本质区别就是层级不同,所以方协文至今不懂黄亦枚为何离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协文是出身不好的小镇做题家,哪怕复旦毕业也依旧自卑,他的关注点从来都是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的重点是生存和繁衍,所以他全身心投入在上班赚钱、买房子、生孩子上。

然而黄亦枚一出生,底下四个层级,她的父母已经完成,而她更在乎的是尊重、信任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黄亦玫爸爸对她的教育就可以看出,黄亦玫在追求的一直都是精神层级的部分。

她说她喜欢小初妈妈这个称呼,但在这个称呼之上,她首先是黄亦玫。

黄爸爸也告诉她,他希望“黄亦玫”这个名字代表最真实的她,只要遵从内心,怎么选都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协文将公司高价卖出去后,和他一起奋斗的合伙人走了,方协文反对合伙人:“享受有钱人的生活不好吗?”

黄亦玫提离婚,方协文高傲反驳:“我这几年挣的钱,你们全家一辈子都挣不到。”

在方协文眼里,每个人都和他一样,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钱,既然钱已经挣够了,为什么黄亦玫还要出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是回了一趟娘家,黄亦玫也被方协文解读为“她北京有人”。

他甚至为了知道黄亦玫去见谁故意套女儿的话,黄亦玫无奈地说:“你觉得我会教孩子说谎吗?”

为什么方协文认定黄亦玫会教孩子撒谎呢?因为方协文就是通过撒谎追到黄亦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猫租房子”“婚后想回北京就回北京”“买车买房写你的名字”“将庄国栋点的菜说是自己买的”等。

层级上的差距注定了他们不是一路人,像方协文这样从穷苦山沟爬上去的凤凰男,通常都认知低、内心脆弱、敏感自卑。

正如黄亦玫怀孕,他自认为给黄亦玫穿上防射服就可以避免辐射,被黄妈妈纠正后,他第一反应是他们都看不起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件事的对与错,方协文的判断标准就是他的内心感受,而非客观事实。

只要有人和他的观念不同,他就会理解为是看不起他。

依旧是在谈离婚那一幕,方协文指责黄亦玫太可笑,他说:“我就是没像结婚前那样顺着你,你就要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这个词从方协文嘴里说出来太对味了,“顺”就是顺从,意味着我可以没有自我,但只要能讨好你就行。

于是自卑的他,婚前追求黄亦玫百般讨好,有钱后想法就变了。

觉得再美的美女也不过如此,只要他想要,有的是女人生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怕比不过前任,庄国栋一出现,他赶紧求婚。傅家明出现后,他又认定是他让黄亦玫离婚的。

婚前各种承诺,婚后各种控制,从以前的软手段到后面的硬手段,方协文不折手段,自然认为别人也一样。

方协文的成功是让别人依附他,黄亦玫的成功是让自己闪闪发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想要赢得尊重、获得认可,最重要的还是给予真诚的表达。

如果《玫瑰的故事》能早几年播出,想必可以拯救更多女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