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高考已经结束,每个考生也都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了,尘埃落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千万考生不可避免的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分数档次,而大家也会因为这个分档,前往不同的院校,再重新开启自己的另一段校园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这种尘埃落定之后的分为“三六九等”是不能避免的,是大家都自愿接受的。

那么在高中时期就开始被区别对待,那就是不公平的,这不仅狠狠地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同样也会让他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更加的消极,觉得不被重视就更没有动力去学习。

分数不能代表全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追光的日子》中,青云中学就是这样一个完全把学生按照成绩划分的学校。

不仅分班是按照成绩分成一班到十四班,更过分的是连去食堂吃饭都是从一班先吃,依次轮流下去,而分在十四班的这些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只能等其他人都吃完了才能去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不仅是打击和伤害学生的行为,其中更是违背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初衷,学生们考试的分数,有第一名,必然就会有最后一名。

青云中学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在向学生灌输成绩好就可以高人一等的观念。

这样下去的话,这些成绩好的好学生极有可能以后在社会中,也学会了因为自己某些优于别人的地方而歧视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还好在《追光的日子》中,十四班有这样一位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就不会因为成绩就区别对待他们。

甚至还看到学生们都不愿意去食堂,纷纷在教室吃泡面的时候带领他们去食堂从教师的窗口吃饭,并且后续又亲自和校长说明,这种按照成绩来安排谁先吃饭谁后吃饭的行为是不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学校也终于取消了这个制度,不再根据班级的先后,而是采取了单双数的错峰吃饭的制度,学生们都欢呼雀跃,从此不再不愿意去食堂吃饭了。

这也说明了表面上这些油盐不进的“坏学生”其实在心里还是非常在乎学校对自己的重视程度的。

小人物也可以勇于反抗

《追光的日子》里,青云中学的这种做法不是刚刚执行的,而是从这位敢于反抗的郝楠老师入职之前就有的。

在剧中女主刚转入青云中学的时候,去食堂吃饭就有学生傲慢地提醒她,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个学校吃饭的规矩是什么。

其实这个学校吃饭的规矩就是好学生先吃,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只能在最后才能吃得上饭,毕竟差学生的时间哪有好学生的时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学校一直就是这样的,所以即使有学生有怨言,也没办法,老师们更是已经习惯了。

但是这位郝楠老师就是勇于打破这种不公平的规则,他可以在“墨守成规”的教导主任面前没有任何畏惧,有理有据的为自己的学生们争取他们本该有的,自由吃饭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才是一位合格的、称职的,真正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应该做的,而不是做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能遵守规定的老师。

即使在学校这个教育的体系中,这位普通的甚至是刚入职的老师是最渺小和不起眼、不重要的一个,但是当他为了学生勇敢的站出来的时候,那一刻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人格是伟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本就应该是不卑不亢的,本来就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不要因为环境就改变自己

而在这个片段播出以后,很多人都在称赞这个老师的做法,并且觉得只有这种老师才能真正的教出好学生,教出人格健全、热烈勇敢的人,这种人的成绩哪怕不是很好,以后在社会上肯定也终会找到自己能发光发热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现实中这种小人物不可能为了学生出头的,更何况还是为了这些“差生”去和教导主任翻脸,去和校长谈判。

现实中这种情况下,老师只会默默做自己的事,能从心理上不区别对待这群学生都已经很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部分网友们活得麻痹的象征呢?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就不去做事,哪怕这件事本来就是自己觉得正确的,或者是本该是自己的利益却还是不敢去争取,觉得会不会争取了以后领导就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偏见,会不会以后在职场上就被穿小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胆怯和顾虑其实都是被所谓的职场生活磨平了一些棱角,可能会变得“安全”,但是如果一直忍气吞声不去行动,今天我们不为别人发声,那么等到轮到我们的那一天,又还会有人为我们发声吗?

结语:

《追光的日子》里青云中学的做法完全错误,学生不应该因为成绩而被分为“三六九等”。

同样,我们也需要很多郝楠这样的老师,平等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哪怕只是一个小人物也勇于为公平正义而战!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