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上这座最美的桥 感受西安的古典与自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子元 毛浓曦

“现在我住的是河景房了!平时带孩子在河堤路边遛弯,周末还会有摄影爱好者朋友慕名前来打卡。”6月20日,西安灞渭桥上,家住桥北的市民杨女士正在陪同朋友参观。水清、岸绿、景美,“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骊山晚照”……桥上走廊两侧的石碑镌刻着著名的“关中八景”。

因位于渭河南岸灞河入渭口处而得名,灞渭桥横跨灞河,西接未央区,东连港务区,是一座及防汛、交通、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大桥,桥面全长1288米,两组桥头汉阙和三组仿古建筑廊亭,元素取材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西安渭河综合治理建设中跨度最长、投资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灞渭桥的建成在西安市北部形成了一条东西通道。“去咸阳市能节省三、四十分钟的车程。”杨女士说,桥通后极大地提高了区域交通能力,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亲水平台和休闲场所。

灞渭桥下建成生态湖面400余亩,从工程治理之前砂坑遍布,环境脏乱,道路崎岖、杂草丛生、湖岸曲折。现在,水域辽阔,候鸟成群,芦苇飘荡,以其独特的原生态景色、被誉为西部白洋淀,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净化水体的功能。据介绍,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共建成皂河、漕运明河、幸福河、灞河四座将堤防连城一线的桥梁,形成水面4000余亩,共新增绿化面积3万余亩,为西安城区居民人均增绿4.12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灞渭生态滩区湿地变成了鸟的天堂,截至目前已发现鸟类147种之多,其中包括燕鸥、红嘴鸥、针尾鸭,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琵鹭栖息于此。由于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吸引着凤头䴙䴘、黑翅长腿鹬、苍鹭等鸟类在此栖息繁衍,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生态和谐的最佳体现。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