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历史照进现实,当文艺作品照进现实,人们蓦然“醒悟”:原来那些被定位为反派形象的人,他们说的话可太言之有理了,太真实了,太能引起共鸣了。

在歌剧《江姐》第六场中,叛徒莆志高在审讯室劝降江姐,编剧闫肃的第一版劝降词是这么写的:

多少年政治圈里较短长,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看清这武装革命是空流血,才知道共产主义太渺茫。常言说英雄豪杰识时务,何苦再出生入死弄刀枪?倒不如,抛开名利锁,逃出是非乡,醉里乾坤大,笑中岁月长,莫管他成者王侯败者寇,再休为他人去作嫁衣裳!

刘亚楼看后,觉得这段唱词话语过白,有副作用,让阎肃作些修改。刘少奇、总政副主任刘志坚看后,也先后提出应该修改。

如在经典谍战片《潜伏》中,重要角色之一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向主人公余则成说了这么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15年,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而另一重要角色中统局敌情干事谢若林也有这么一番经典的灵魂反问:

“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一个是高尚的,哪一个是龌龊的?”

上述种种言论无不是直击理想和人性,无不是站在人的求生本能和贪欲本性的角度,无不是设定公与私的极致对抗。

这些话,对历来生存在温室的花朵,成长在和平环境的现代人来说,杀伤力实在太强大了。

他们未经历太多雨雪风霜,也未经历过多的艰难险阻,又在西方糖衣炮弹和不良价值观输出下,在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下,在利益驱动的资本胡作非为下,早已被磨去理想信念,仅是一小点磕碰就寻死觅活。

他们转而投身纸醉金迷和享受当下,主打一个“岁月静好”,而绝不愿意做“负重前行”之人,还言之凿凿、振振有词、冠冕堂皇。

有的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且不说抱有感激之情,反而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去抹黑崇高理想的革命先烈,无理质疑那些负重前行之人。

正如,在1993年大火的动作电影《太极张三丰》中,锦衣卫正督使董天宝呐喊“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在24年后的2017年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也发出异曲同工的怒吼“去你的老天爷!”。

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受众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思想上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保留着足够的是非观和坚定的善恶分明,决不会因为董天宝是为了生存而一路摸爬滚打的小人物,就去“理解”他的“视人命如草芥,为名利卖兄弟”的作为。

相反,后者的受众由于经过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洗礼”,思想认识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是非观、善恶分明的理念和传统的道德底线遭遇了冲击和破坏,因此哪怕角色祁同伟罪大恶极罪不容诛,依然有人与之共情,甚至为其点赞助威。

时代真是变了。就连诋毁嘉峪关的武汉大学文学硕士,都有人为其辩护;就连在毕业典礼上殴打老师的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生,都有人为其开脱;就连作奸犯科行凶杀人的恶人,都有人为其狡辩。

想来,也不难理解。你看网络发达的这些年,前有北京大G开进故宫、苏州许可馨不了了之,后有深圳北极鲶鱼、南昌周劼事件,今有在国际组织担任要职的北京大妈给广大“无知”群众普及“外交豁免权”。这一件件,一桩桩,哪个不叫人民寒心?

而莆志高劝降江姐的话,放在现在,那就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只为先富做衣裳。从来是舞枪弄棒刀剑走,只看人高楼幕宾觥筹响。明箭不难躲,背后易被创。到头来他人名利两相有,而你茅屋寒窑把身藏。尚不知醉生梦死乾坤大,也无贼寇也无王。

因此,有人说,“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也有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弊”;还有人说,“哪有什么正派反派,都不过普通人罢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于是,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毫不掩饰的今天,在利己主义振振有词的今天,在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再提艰苦奋斗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再提集体主义必遭遇反感厌恶,再提理想主义只会迎来嗤之以鼻。

这也就导致,太多人已经很难与那些为了革命为了信念为新中国,而奋不顾身,而浴血奋战,而前赴后继,而慷慨就义的革命先烈产生共情了。如果他们泉下有知,该是多么伤痛欲绝啊!

因此,总有人问,当国难来临的时候,能有多少“赳赳老秦”可以共赴国难?当与他国发生冲突的时候,又有多少仁人志士能走上战场?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还能有多少领导干部能接受住考验?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脱贫攻坚八年间,奋战在没有硝烟战场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累计300多万名,牺牲1800多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的医务工作者136人;在2020年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牺牲的4名烈士中最小的仅19岁,还有一位是准爸爸,并且诞生了“陈母问勇”的成语……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有缝缝补补。也正是有如黄文秀、张桂梅、陈祥榕等一样高尚的人,义无反顾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成为中国的脊梁,撑起了我们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