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以及斯大林三个人确定了现代联合国体系的架构。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提出了所谓的“四大国”构想。这一构想简单来说就是由中美英苏四国在战后共同维护世界秩序,成为所谓的“世界警察”。

丘吉尔和斯大林都赞同罗斯福的看法,但是后来丘吉尔却提出只需要“三大国”加入即可,中国可以排除在外!最后还是罗斯福出言点醒了丘吉尔,中国才得以成为“四大国”之一,后来这四大国加上法国,一起组成了如今的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那么当年英国究竟为什么不同意中国加入安理会,美国又是如何说服英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斯福)

罗斯福非常清楚,自己带领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击败德国纳粹还有日本法西斯,仅仅只是为了帮助美国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一种手段。美国真正的目的并非仅仅只是击败轴心国,而是接替英国成为世界老大。

所以罗斯福从一开始就非常地清楚,美国和英苏两国,尤其是和英国并不是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甚至在肢解英国殖民帝国的这件事情上面,美国和苏联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殖民地)

美国其实也尝试过用不那么激烈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多次和英国进行谈判,希望英国能够自己体面的让自己的殖民地“民族自决”。但是英国人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态度却非常的坚决,就是不肯做出丝毫让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可以和与自己有着类似立场的苏联合作。但是问题在于,美国对于苏联的警惕,同样不比对英国的要小到哪里去。美国原本认为苏军很有可能会在战争中被德军击败,这样苏联在未来就只能通过美国的帮助恢复原有疆界,苏联只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但是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苏联竟然一路打到了柏林。苏联这一打,可把美国的算盘给打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战役)

苏联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使得美国对其非常的警惕。而苏联在谈判期间表现出的对领土和扩张的渴望,更是使得罗斯福认为苏联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这使得罗斯福无法踏下心来和苏联合作。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必然希望能够在战后建立某种公认的国际秩序,或者国际组织来制约苏联。而在这种国际秩序下,美国需要一个立场和美国相近,但是又容易被美国所控制的盟友,和美国在各种问题上同进同退。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当然,是亲美的国民党控制下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

在罗斯福提出了联合国的构想之后,英国和苏联竟然一起提出了另外一种构想,就是同时建立一个欧洲的国际组织和一个远东的国际组织。罗斯福非常清楚,建立单一国际组织的话美国在其中将会具备充足的话语权,但是一个欧洲和一个远东,只会让美国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罗斯福在联合国问题上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但是当你在一个问题上态度坚决的时候,就一定要在另一个问题上做出让步。

英国和苏联很快将下一个博弈点放在了联合国安理会的问题上,美国最初的设想是将中国和巴西一起拉进安理会。

但是却遭到了丘吉尔和斯大林,尤其是丘吉尔的坚决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吉尔)

最终罗斯福放弃了巴西,仅仅只是希望将中国拉进安理会,但是即便是这样丘吉尔也不愿意让步。在二战期间,中国问题可能是英美两国最为针锋相对的地方。

丘吉尔曾经抱怨道:“中国在很多美国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美国上层的心中也是这样,这是令人奇怪的不相称。”

但是美国政府也曾经将英国在中国的活动概括为:“防止中国成为一个大国。”

面对丘吉尔的坚决反对,罗斯福知道他必须说服丘吉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吉尔)

在会谈中,罗斯福对丘吉尔说道:“中国的人口数量极其巨大,在战后有着极大的战争潜力。如果这样一个国家像是日本在这一个世纪中那样发展,而且在拥有了现代武器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罗斯福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想要拉拢一个必然强大的国家,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强大起来之前就将其拉拢为自己的盟友。如果中国在受到西方压迫的情况下成为了下一个列强,那么西方想要再次遏制中国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但是仅仅只是这样的理由是远远不够的,罗斯福接着表示一个强大的中国并不是西方的威胁,而是监督日本和苏联的重要力量。丘吉尔对于苏联同样有所恐惧,因此这样的理由或者说是一种保证,是能够说服丘吉尔的。

但是丘吉尔并不是傻子,在美国希望拉入中国的同时,丘吉尔也提出自己希望将法国也纳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中。

这一点对于罗斯福而言可谓是釜底抽薪,因为罗斯福根本没有打算在战后给予法国一个与其历史地位相称的国际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高乐)

罗斯福甚至认为法国应当是战败国,在美国肢解英国殖民体系之前,美国应该在战争期间就肢解法国的殖民体系。而作为法国旧有殖民体系的坚决维护者,戴高乐和自由法国更是美国所极其厌恶的存在,在1943年罗斯福其实是希望扶持达尔朗的。

英国希望法国加入,也是为了给自己在联合国中寻求一个盟友。而苏联也支持英国的这一构想,因为戴高乐在和罗斯福以及丘吉尔争取法国利益的时候,总是会威胁将自由法国总部迁往莫斯科,并且想方设法的和苏联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斯福)

这让斯大林意识到了戴高乐是一个法国至上主义者,他并不会为英美的利益而战,而当戴高乐的所思所想皆是从法国的利益出发时,那么戴高乐和斯大林在某些问题上便有了共识,是一个可以被拉拢的对象。

罗斯福为了避免戴高乐彻底倒向苏联,也只能答应英国的建议。于是1945年,中国和法国,便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