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圆瑛法师是近代研究《楞严经》最为著名的法师,有“楞严座主”、“海内独步”的美誉。圆瑛法师花数十年心血结成此书,内容丰富、细密,成为讲述楞严经的经典著作,得到了教内外的一致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楞严经》讲义

十、别解文义·正宗分(三百七十九)

【前文提示】别解文义部分目录简表如下,红线所指为正在讲解部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 · ·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护法心住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此定力也。首句蹑前进力。心进安然者:显非事行,为有功用之进修也。乃是自心寂照双流,任运前进,故曰安然;不假用力之意。而能保护任持,不失定心。然保护任持何法,即如来藏,清净本然之法。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者:即十方法身如来,气分交相接续,正由定力冥周,故能与诸佛如来心精通吻,乃能内护心法,外护佛法,故名护法心。

· 回向心住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此慧力也。首句即觉慧增明,而得保持不失。妙力,即妙慧之力用,能回他佛慈光,向自己心佛光中安住。他佛心佛,心光佛光,互相回向,究竟心佛不二,不妨自他历然。犹如两镜,光明相对。彼此光明,互相对照,光内现光,影中含影,故曰其中妙影,重重相入。佛光心光,自影他影,相摄相入,重重无尽。回向有二义:回向他佛,是向佛道;回向自佛,是向真如。证极真如,即成佛道,二而不二,故名回向心。

· 戒心住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此信力也。首句蹑上位,明心光佛光,潜通冥应,故曰密回。他人看不见,乃属自己智境。到此位,即获心光佛光,常凝不动,而与无上妙净戒体,一同安住。无作无为,得无一念遗失,而漏落于有为。若一念漏落有为,即名破戒,所谓心地大戒,故名戒心住。

· 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此念力也,愿即心念故。住戒,指上位安住无住戒体;自在,属本位。能从体起用,发大自在之用。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自在成就,而能游化十方。所云随愿者,愿去何国,一念即能便至。所谓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以戒根清净,所去之处,无不随心满愿也。故名愿心住。又通论十心,前六修自心,后四合佛德矣。三、十信十位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