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担心线下修车遇到“汽修刺客”,自购配件去门店维修,这在许多车主眼中是一件“划得来”的买卖。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省小钱花大钱,不仅车主和汽修店闹得不可开交,爱车也受“背刺”,伤了元气。

据一家杭州自媒体报道,当地一名车主自带网购的火花塞,前往汽修门店安装,只支付了50元工时费。没想到一个月后,车辆在途中抛锚,检查发现火花塞陶瓷内芯脱落,导致发动机拉缸。这名车主维修发动机花费11000元,安装火花塞的汽修门店,被要求赔付6000元损失。

为了节省几十元的火花塞费用,车主和门店都付出数千元代价,还不算时间成本和处理纠纷耗费的精力,实在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主为什么会自带配件维修?究其根本是价格问题。随着电商的发展,汽修店产品价格越来越透明,这让许多车主发现其中的“价格差”,觉得在汽修店购买配件不划算。于是,一些车主“精明”地自带配件到汽修店维修,有的车主甚至连工时费都不愿出,直接抄起汽修店扳手自己安装。

这种现象与过去汽修店的利润模式有关,配件的“产品费”与师傅安装维修的“人工费”,全部都折算成产品售价。一些门店通过低工时费、免工时费做广告招揽顾客,让车主认为不收工时费天经地义。而在比较配件网购价和汽修店价格后,车主发现汽修店费用贵得多,因此产生了自带配件维修的想法。

也有一些车主没有熟悉的门店,或者在线下没有想购买的产品或品牌配件。这些车主非原厂控、品牌控,与那些想薅羊毛、图便宜的车主存在区别,因此也要区别对待。

但不得不说,自带配件维修的坏处很多,对于车主而言,网购配件虽然较为便宜,但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汽修店提供的维修服务被证明没有问题,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害结果,主要会由车主承担。更重要的是,汽车零部件事关车辆行驶安全,自带配件到汽修店维修,对于车主最大的风险并不是与门店产生纠纷,而是行驶安全,严重的危及自己及乘车人的安全。

对于汽修店来说,车主自带配件会影响销售,老板会对无法从配件中获利而感到不满。另一方面,汽修店也会担心车主自购的配件存在质量问题,需要承担与收益不相匹配的高风险。如果车主是懂行的老司机,那么对购买配件有一定的风险识别意识,而如果车主是新手小白,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汽修店是否应该抵制车主自带配件呢?一般来说,汽修店对这样的顾客,应该采取拒绝态度,但考虑到生意和口碑,可能很难直接下逐客令。汽修门店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告诉车主,自带配件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配件质量问题导致的车辆损害、驾乘人身伤害等。汽修店必须提醒车主,这些责任都应由车主自行负责,而且需要留下白纸黑字,把协议和收据写的清楚明白,以防后续出现责任纠纷。

其次,遇到坚持自带配件的车主,汽修店除了告知风险,签订相关协议,也要提醒车主到正规网站或商城选购。对于价格较高的,例如300元以上配件和车品,要善意提醒车主考虑好质量和售后,在保护车主权益的同时,还能促进车主对门店信任的提升。有时汽修店站在车主立场上,提醒他们如何自带配件,车主反而因时间成本和未知风险,直接放弃自采,选择到店进行车辆维护。

再次,对于那些有定制化需求,喜欢选择小众配件的车主,汽修店可以对配件进行检测,判定安装维修风险后,与客户商议收取合适的工时费,以对冲可能的风险。

最后,汽修店对于自带配件的新客户,可能比较容易说“不”,而对于老客户,碍于客情和长久生意,可能很难拒绝。无论如何,汽修店要对配件购买渠道、产品质量进行核实、检查,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那么尽可能推掉这单生意,如果有十足的把握,则可以放心接单。总之,对于汽修店来说,维护车主和自身权益,从订单中实现双赢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