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年已过半。今日夏至,万物盛极。人们正在为入伏做着准备,切记:吃2食,忌3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早在商周时代就有相关的记载。夏至来临,意味着一年最热的时期即将到来。古代人们的起居养生,追寻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在饮食上,夏至面和羊肉必不可少。

1、夏至面

“冬吃饺子,夏吃面”,夏至吃面的习俗,源于古代。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时节,正是新麦收获之际。因此,夏至吃新面,也有庆祝丰收,祈求未来风调雨顺的寓意。

夏至面的种类繁多,在北方,有打卤面、炸酱面、冷面等;在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凉拌面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些面食味道各异,但是都象征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

2、羊肉

按照中医的理论,夏至时节,到了“冬病夏治”的时候。

夏天饮食,应该注意养阳散寒,羊肉是温热食材,特别适合夏至时节食用。在养生的同时,也在为入伏积累能量。

在炎炎夏日,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不可不提:

1、忌食隔夜饭菜

夏天到来,天气高温。晚上的剩菜剩饭,很容易腐烂变质,且会被苍蝇蚊虫污染,如果在第二天食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忌贪凉寒气入侵

夏季来临,人的身体新陈代谢较快。如果过度贪图凉爽,或将导致寒气入侵,轻则感冒发烧,重则引起风湿性疾病。

3、忌情绪起伏过大

“春养肝,夏养心”,到了夏季是养护心脏的好时候。

在夏天,切记情绪上不要出现大喜大悲。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生气上火,而是平心静气的对待。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六月盛暑,夏至从容,往事不忧,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