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几团线

随着钩针在手中轻巧地翻飞

就能变成一条五彩披肩、

一件时尚套头衫......

所谓“万物皆可织”

这是潮汕钩花的魅力所在

在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有一位年逾六十的钩花达人——杜淑贞,她靠一支钩针,编织出了一个时代的绚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余年钩花情

一针一线钩出花样人生

潮汕钩花又称“通花”,是潮汕抽纱工艺的一种。十八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于西方的抽纱技艺逐渐同潮汕本土女红相融合,形成了具备传统精细工艺与外来“抽通技艺”双重特点的潮汕钩花手工艺。

在潮汕地区,手钩花技艺手手相传。淑贞姨出生于农村,在物资缺乏计划经济年代,她的母亲就带她一起跟着大人一起做手钩花,而她耳濡目染,很小便学会了潮汕钩花:“我四五岁就学模学样地拿起花针,6岁就会钩一些简单的图案作品,8岁开始就能单独完成成品,18岁加入村集体的钩花组,和村里的阿姑阿姨一起从事钩花工作。随着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扩围之后,集体钩花组解散,我就和老公自己创业,一起从事钩花行业,一直到现在,算起来已有50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淑贞姨四代同堂一起钩花共享天伦之乐

在这50多年的钩花历程中,淑贞姨的手钩花作品从20世纪60年代的杯垫、桌巾、床遮等装饰品,到90年代的珠衫、三角巾、披风、成衣等,再到本世纪初的帽、鞋、各种摆设等等,手钩花随着汕头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转变不断变化。而在这几十年间,淑贞姨通过勤劳的双手将自己的手钩花从爱好变为产业,她开了钩织厂、服装厂,和村里阿姨们聚在家里钩织订单,这些巧手勾出的钩织品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其中甚至不乏ZARA这样的国际服装品牌与之合作。

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辛,淑贞姨眼含热泪:“在我刚开始出来创业的时候,没有启动资金,我母亲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猪卖了之后凑500元给我做本钱。这500元不仅仅是一笔启动资金,更是母亲对我创业梦想的支持和鼓励,让我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支持和期望,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钩织路上匠心独运

巧手凝聚毕生深情

手钩花的特点是比绣品更为精致,工夫更细,一条细小的棉线,全凭一根细如大号绣花针、长约十厘米的钩针,钩织出各种图案的小通花,后拼接成各类日用工艺品,可做杯垫、床、柜、椅、沙发、茶几、门窗等装饰之用,甚至成为一件时尚的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淑贞姨的服装厂二楼,既是展厅也是仓库,放满了她的手钩花作品。这其中,既有现代的手钩花外套,也有可爱的儿童摆设;既有性感靓丽的比基尼,也有花俏的时尚女包……各种“钩花”作品栩栩如生,五颜六色的花朵鲜艳欲滴,各种摆件活灵活现。这些作品,都是淑贞姨这些年用双手一针一线钩织出来的。而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中,一件简单的白色杯垫却是淑贞姨最满意的作品,她说:“这是我创业后的第一款产品,该作品工艺精细繁琐要求高,当时交付完成后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对我从事钩花行业起到激励作用。所以我的钩花生涯,就是从这一个杯垫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淑贞姨钩花,一捻、一提、一绕、一拉,就完成了潮汕钩花最简单的一结,然而这一结却凝结了淑贞姨几十年的功力。看着钩针上下翻飞,速度极快,宛如按了加速键般,钩花已经如同本能一般,融入了淑贞姨的血液。任何作品,她只要看一眼,瞬间就能在脑海中完成初样,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作。她说:“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来都不断有碰到难点,但都被我一一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就不再是难点了,全部变成了经验,经验多了,做起事来就得心应手。现在手钩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或工作,它更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一生的事业,可以说是投入了一生的心血,我对这个行业有深厚的感情,承载了我无数的回忆和情感。”

创新与传承并进

玩转短视频的钩花达人

自动化甚至人工智能的兴起,对传统手工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传统手工业逐渐远离主流视野,只能局限于部分人群,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少人购买手钩花作品,手钩花技艺也越来越少人学。淑贞姨说:“进厂当工人每天做8小时,工资能得到100到130元;而手钩花现在每天工资最高不超过50元。目前会手钩花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会一些难度大的针法的更少。”但是淑贞姨认为,工业生产和传统手工业两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工业产品大部分只是有形但没神,而手钩花有它自己独特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多年从事手工行业的业者,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将手钩花手艺保留和流传下去,让其恢复活力重焕光彩。于是,她开起了直播,玩起了短视频,通过新的平台来传播手钩花作品和技艺。已经60多岁的淑贞姨已经在视频平台上积累了数千的粉丝,这其中甚至不乏00后的新生代在她的短视频中留言求教。淑贞姨开心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做手钩花是出于生计的考虑,而现在,我认为我有必要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手钩花的技艺,让这项传统手工艺得以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童年跟随母亲学习开始,手钩花就伴随着淑贞姨一起长大,成为她毕生的事业。而现在,她成为了这项技艺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在这几十年间,她用自己的巧手钩出致富路,也钩出了生活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