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公子哥,长得风流倜傥、家中财力雄厚,顶着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双料留学生的身份、继承了家族庞大的产业。

这份产业究竟有多大呢?铁路、纺纱、银行、铁矿、煤矿均有涉猎,并且每家公司在各自的行业中都属于佼佼者。

如此雄厚的财力,让他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虽然有钱,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为了寻求刺激,他带着大把的钞票来到赌场,歇斯底里地摇着骰子和身旁的赌徒们一起叫嚣。对于他而言,揭晓输赢的那一刻,最能刺激他那早已麻木的神经。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跟那些普通人赌已经提不起兴趣,再次进入整天浑浑噩噩的状态,他迫切地想要找点更刺激的事情来做。

就在这个时候,身旁的一名小弟给他提了个馊主意:“和大军阀之子卢小佳赌一场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句话,这位公子哥立马来了兴趣,安排手下邀请到卢小佳之后,便开始了一场豪赌。

或许是真的牌技不精、又或许是运气不好,只是一夜的功夫,他就把上海北京路、黄河路上的一百多套房子输了个精光。

清醒过后,这位公子哥本想抵赖,但卢小佳可是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连上海滩鼎鼎有名的“三大亨”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还曾暴打过黄金荣。而黄金荣呢,连句狠话都不敢说,还要备好一份厚礼亲自登门道歉。

公子哥意识到,这一百多栋房子怕是保不住了,便只好硬着头皮假装潇洒地说道:“不就是一沓房契嘛,我家里可有的是,愿赌服输!”

第二天一大早,这件事就传得沸沸扬扬,而这场赌局也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豪赌”。

可是,令人感到唏嘘的是,这位挥金如土的公子哥,晚年却过得穷困潦倒,奄奄一息之际曾哭着说道:“要是能再吃一口肉就好了”。

那么,这位公子哥究竟是谁呢?

1

此人正是盛宣怀最宠爱的儿子盛恩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宣怀是清末时期的风云人物,年轻的时候几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能换了一条途径,来到李鸿章府中做了个幕僚。

在协助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的过程中,盛宣怀平步青云,历任招商局督办、直隶津海关道、工部左侍郎等职务,甚至在后来扳倒了号称左宗棠“钱袋子”的胡雪岩,成为清王朝新的红顶商人。

1892年,刚刚被任命为直隶津海关道的盛宣怀接到一封家书,打开只是看了一眼便老泪纵横,他的夫人庄畹玉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要知道,那个时候盛宣怀已经48岁,前面的三个儿子要么有残疾、要么不幸夭折,所以他对于这个刚出生的第四子十分看重。

盛宣怀刚上任不久,按照惯例需要入朝面见光绪帝和皇太后。

当慈禧得知盛宣怀刚刚喜得贵子,为了拉拢人心,慈禧亲自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盛恩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来得子、而且又是太后亲自取名,盛宣怀对盛恩颐可谓寄予厚望,希望自己百年之后、他能继承衣钵。

为此,盛宣怀特地请来倪桂珍作为盛恩颐的老师。倪桂珍是上海裨文女中的教员,而她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宋家6姐弟的母亲。

等到盛恩颐长大之后,盛宣怀又花重金将他送到了英国、美国留学,希望他在西方能够开阔眼界,学成之后能够继承家业。

1914年,已经年近七旬的盛宣怀感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恐怕不久便行将就木,于是果断将在美国的盛恩颐叫了回来,并且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

盛宣怀动用了积攒一生的关系,终于找到了满意的人选:时任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孙用惠

盛宣怀之所以要费尽周折,将孙用惠请来做儿媳妇,是有极深用意的。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盛恩颐无法挑起家族重担,便为他找了一个贤内助、和有权有势的岳父做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恩颐婚后不过两年,也就是1916年,盛宣怀在上海病逝。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盛宣怀是十分了解的,为了不让他将家财挥霍一空,盛宣怀弥留之际还特意留下遗嘱:将家产的三成分给其他几个年幼的子女;拿出家产的一半成立愚斋义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信托基金,家人每年都可从中领取分红。

可即便是如此分割,最终盛恩颐到手的竟然还有110多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盛恩颐还接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并且分得大量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翁,年仅24岁的年纪就被人们尊称为“盛四爷”。

2

后来的盛恩颐是如何挥霍的呢?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纳妾。

父亲死后,盛恩颐就像五指山脱困的孙猴子,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对于结发妻子孙用惠,他早就没有了感情,于是开始派手下在大街小巷溜达,但凡看到颇有姿色的姑娘就抓紧汇报,自己再亲自出马。如果看中了这家姑娘,盛恩颐便掏出大把钞票令对方就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极短的时间内,盛恩颐就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纳了11房姨太太。

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他还斥巨资从国外进口了一辆奔驰轿车,到货之后便第一时间进行了改装,不仅更换了纯金打造的方向盘和档把,还将整个车身贴上了一层银衣。

因为他的绰号是“盛四爷”,盛恩颐还专门定制了“4444”的租界车牌。无论这辆车走到哪里,人们只要看到闪着银光的车身、和那特殊的车牌,便知道这是盛四爷来了。

过惯了长期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盛恩颐也渐渐觉得生活无味,为了寻求刺激,他沾染上了两个恶习:抽大烟和赌博。

根据他的儿子盛毓度回忆:“爹爹是躺在烟榻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恩颐抽大烟极凶,那个时候盛家资产雄厚、风头正盛,又因为倪桂珍曾是自己启蒙老师的关系,盛恩颐聘请到了宋子文担任秘书,并且放心地将手头工作全部交给他处理,自己则整日花天酒地。

有一次,宋子文拿着一份紧急的项目文件找盛恩颐签字,可是转遍了整个盛家大院,都没有找到他的身影。

正当宋子文焦急之际,忽然灵机一动,来到了附近的一处烟馆,果然在楼上雅间里找到了正吞云吐雾、一脸享受的盛恩颐。

见宋子文铁青着脸站在门口,盛恩颐还不忘调侃道:“子文老弟,你这是闻着味找来的?还愣着干什么,快进来抽两口”。

看着对方颓废的模样,宋子文心中怒火中烧,将文件扔在桌上后便拂袖而去。

宋子文明白,遇上这样的败家子、就算多么大的家业也迟早败光,于是不久之后便从汉冶萍公司辞职。

提起赌博,盛恩颐绝对是“资深爱好者”。

起初的时候,盛恩颐也只是小打小闹,带上几十块银元进入赌坊,输得一干二净便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随着赌瘾越来越大,他的赌资也多起来,后来干脆拿着古董、房契、地契找人豪赌。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他和军阀之子卢小佳的那场赌局,仅仅一副牌的功夫,就输掉了上海黄金地段的100多套房子。

当卢小佳得意地收拢房契的时候,盛恩颐倒是满不在乎地说道:“不就是一沓房契嘛,我家里可有的是”

经过长时间的挥霍,盛恩颐得到的那笔遗产早已见底,但他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让他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简直是痴人说梦。

为此,他伙同两个弟弟找到了母亲,希望能把愚斋义庄的钱重新分配一下。

庄畹玉老夫人十分了解儿子的秉性,要是真把愚斋义庄的钱交到他手上,恐怕不出几年就再次挥霍一空。于是老太太颇为愤怒地说道:“这是咱们家最后的家底,你难道真想把钱全部败光、一家人去喝西北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母亲动怒,盛恩颐只好悻悻而归。

3

大概又过了几年之后,庄畹玉老夫人病逝了,盛恩颐听到这个消息却来了精神,因为他又分到了50多万两白银。

可是,当初110多万两白银的遗产都不够他几年挥霍,这区区50万两又能撑多久呢?

于是,盛恩颐再次联合几个弟弟,提出重新划分愚斋义庄的遗产。

毕竟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盛恩颐年纪最大,庄畹玉老夫人去世后,他就掌握了整个家族的话语权,愚斋义庄的遗产也很快被他和几个弟弟瓜分殆尽。

这个时候,盛恩颐的七妹盛爱颐却找上了门,要求重新划分愚斋义庄的财产。

当初盛宣怀在弥留之际设立愚斋义庄,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们一份保障,按照他的初衷,义庄里的本金不可提取,家人们可以每年从中分得利息。

现如今盛恩颐和几个弟弟将义庄里的本金全部揣进了自己口袋,那么之后盛家其他人就没有了利息。因此,盛爱颐站了出来,既然把本金划分了,那么自己也应该有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要求被盛恩颐一口回绝了,盛爱颐便联合家中的其他姐妹们,一纸诉状将盛恩颐告到了法庭。

1928年的夏天,上海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就连报纸上也劈天盖地刊登了名为《盛家子女因遗产对簿公堂》的消息。

一直到1928年9月5日,经过100多天的“口水之战”后,上海法院最终判决,将愚斋义庄的遗产均分为七份,由盛恩颐、盛爱颐、盛关颐、盛方颐在内的兄弟姐妹们平分,没人获得60万两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结果对于盛恩颐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手中所剩无几的财产被他挥霍一空,再也没有家当供他挥霍了。

1942年的冬天,盛恩颐正窝在家中的被子里百无聊赖,他的族兄盛文颐突然登门造访,张口便说出了一个好消息:“恩颐啊,没钱的滋味是不好过,你有没有想过捞些钱花花?”

闻听此言,盛恩颐瞪大了眼睛,连忙从被窝里爬了出来。

他上下打量着这位族兄,衣着光鲜靓丽、整个人神采奕奕,一看就是发了大财。

于是,盛恩颐连忙问道:“你有捞钱的路子?”

盛文颐只是笑了笑,十分隐秘地说道:“跟我走吧,其他的事情你去了就知道了”。

那么,盛文颐口中“捞钱的路子”究竟是什么呢?

在过去的几年里,盛文颐一直在汪伪政权成立的裕华盐业公司担任总经理,掌握着几个省的精盐专卖权。可是,手中的业务太多,盛文颐有些吃不消,于是决定让已经落魄的族弟帮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是放在几年前,盛恩颐风头正盛的时候绝不可能接受这份差事,可现在他穷困潦倒,听说能从盐业谋取暴利,便点头同意了。

盛文颐将盛恩颐安排到了安徽,在这里,他绞尽脑汁谋取私利,不仅私卖仓库中的存盐,还以仓库遭水灾的幌子、请求汪伪政府拨款。

短短一年下来,盛恩颐就再次积攒下十几万白银的家产,继续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可惜的是,1943年底,汪伪政府察觉出了端倪,将精盐专卖权从盛家两兄弟中收了回来。

无事可做的盛恩颐不仅没有一丝危机感,反而经常出入烟馆、赌坊,很快又把积攒的钱财败光。

新中国成立后,盛恩颐连买米买面的钱都拿不出,已经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

可他曾经毕竟是呼风唤雨的公子哥,要他端着破碗在人群中讨饭吃,他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脸来,时常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只有到饿极了的时候,他才会卑躬屈膝地找到一家饭馆,说上几句好话换几个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盛恩颐病倒了,曾与他一同乞讨的好友听说后,便端着一碗稀粥赶来看望。

虽是一碗稀粥,但在盛恩颐眼中却如同救命稻草,连忙断过一饮而尽,待他把碗底舔净之后,这才流着眼泪呢喃道:“要是再来一块肥肉该多好啊”。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几天之后便撒手人寰、在曾经盛家老宅中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