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底,虽然还未到深冬、但被寒风席卷的北京街头已是一片料峭景色,两旁的高耸树木早已枯了枝桠。

此时,早已在机场静静等候的众人也习惯性地紧紧了衣衫。

“来了,他们来了”。

随着一声呐喊,众人朝着远处的天际望去,一架飞机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在场的人们纷纷站好身形、露出喜悦的表情,而一个个训练有素的战士们、则列好仪仗队队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飞机稳稳地落地之后,率先走出来的正是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

对于这位友邻,周恩来总理怀着十分的热情、快步走上前去迎接。而金日成也急匆匆走下舷梯、伸出手与之紧紧握住。

然而,当金日成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检阅我国三军仪仗队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一幕却让在场的所有人捏了一把冷汗。

只见一名戴着金星肩章的老军人、突然冲出人群,一把搂住了对方的脖子。

“哎呀老金,怎么是你呀?可想死我了”。

老军人突如其来的一番举动,别说是其他人、就算是向来沉着冷静的周恩来总理也着实心惊。

等到将金日成和朝鲜随行人员们安顿好了之后,周恩来还因为此事、狠狠地将这位老军人批评了一番。

那么,这位老军人究竟是谁呢?

他和金日成,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提起金日成,就不得不说他和东北抗联的渊源。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于日军占领时期的朝鲜。在那个时候,作为侵略者的日军为了维护他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采取着极为严苛的管理手段,任何有“反日情绪”的朝鲜人民都会被抓捕、甚至遭到屠杀。

金日成的父亲叫做金享稷,是当时朝鲜著名的革命家,立志要将日本侵略者赶走,所以当金日成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就给他取名为“金成柱”,希望他未来能成为国家柱石。

1920年,金享稷遭到日军搜捕,无奈之下带着家人逃到了我国吉林省境内。也正因如此,金日成便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成长起来的。

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在我国东北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反日人士,金享稷将他送到了吉林市毓文中学学习,并且要求他学好中文。

对于曾经的这段经历,金日成感慨万千。

“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如果我说不好中国话,就很难和中国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不可能顺利地同他们结成抗日联合战线,在敌人的镇压极其残酷的东北土地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扶持清朝遗老建立起伪满洲国。

此时,年仅19岁、且十分仇视日本人的金日成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抗击日本侵略者

他先是购买了40多支步枪,分给同样流落在东北地区的朝鲜同胞,组织起了安图县抗日游击队。不久之后,金日成加入了共产党,并将自己手下的部队与汪清县抗日游击队、宁安市抗日游击队合并。

1933年初,金日成手下的部队接受整编,番号正式确立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金日成担任该师第3团团长。

不久之后,他在取得中共中央的批准后,将第三团改为朝鲜人民革命军,先后参加了东宁、罗子沟、远征北满等诸多战斗,极大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金日成这个名字、在东北地区名声大噪,而他的本名“金成柱”,也逐渐被人们遗忘。

金日成清楚地记得,他和杨靖宇将军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38年的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和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两支武装力量。

而且,当初金日成指挥部队在长白县黑瞎子沟与日军作战时,因为火力上的悬殊,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之后,朝鲜人民革命军已经到了将要弹尽粮绝的地步,金日成也已做好命令部队展开白刃战的准备。

就在这危急关头,杨靖宇命令手下第2师师长曹国安带领部队前去增援,这才将日军击退。

正是因为这个经历,让金日成对素未谋面的杨靖宇十分感激,他迫切地想和对方见上一面。

1938年11月25日,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窗外的寒风呼呼作响,只是看了眼外面漫天的飘雪,金日成便收起心思,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放到了面前的作战地图上。

就在这个时候,警卫员突然闯了进来:“报告,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军长率部进入蒙江县,希望能和您见面”。

听到这个消息,金日成还有些发懵,等到警卫员再度复述了一遍之后,他那双抱着茶缸取暖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杨靖宇将军来了?”

见警卫员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金日成这才激动地放下茶缸,匆忙披了一件大衣便冲出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靖宇带领部队转战蒙江县,刚一入境便顾不得更换行装,便急忙赶到驻扎在这里的朝鲜人民革命军驻地打招呼,这让金日成极为感动。

也正因如此,金日成对杨靖宇更加尊敬。1940年初,在得知杨靖宇将军的死讯时,他更是泣不成声,既是为东北地区抗日事业的艰难曲折而落泪,也是为至交杨靖宇的牺牲而落泪。

2

1940年,可以称得上是东北地区抗日局势最为艰难的时期。

日本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下达悬赏令,凡是能够抓到杨靖宇、金日成等抗日部队领袖的,统统奖励1万银元作为报酬。

面对高额的悬赏,日军迅速成立挺进队,在辽阔的东北平原和山林间展开地毯式搜索。

杨靖宇将军在战斗中牺牲之后,其余东北抗联的领袖们意识到敌我实力的悬殊,为了减少伤亡,周保中、李在麟、冯仲云等人率领部队撤退到苏联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金日成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于是将朝鲜人民革命军拆分成多个小队,分批转移到了苏联远东地区。

在苏联的那几年时光里,金日成时刻憧憬着日本侵略者被打败的情形,他也时常鼓励手下的将士们:“无论怎么样,只要能在战场上消灭日本部队,都是值得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萦绕在金日成脑海多年的梦、终于实现了。

不久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在苏联军舰的护送下,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乡、创立了朝鲜劳动党。

当北朝鲜劳动委员会成立的那一刻,金日成的心中既喜悦、又忧虑。

喜悦的是,经过同胞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独立自由。忧虑的是,美国不愿放弃远东的利益,甚至扶持李承晚在半岛南部成立了韩国政权分庭抗礼。

在这样的局势下,金日成隐隐意识到,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似乎朝鲜半岛的硝烟仍未散尽。

果不其然,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战争中,朝鲜人民军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一路向南高歌猛进,仅用了3天时间就控制了韩国政治中心汉城。

就在半岛统一即将实现的时候,美国的武力干预让金日成彻底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原本手中的10个步兵师也所剩无几。

此刻,金日成想起了我国,毕竟他在东北大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时间,这份情谊是无法抹去的。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在毛主席的坚持下,百万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历时3年之久、牺牲36万,最终帮助朝鲜人民重新迎来和平。

对于友邻的巨大付出,金日成和朝鲜人民不能忘记,他本人也由衷地希望、能够前往中国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1953年11月,也就是《朝鲜停战协议》签署后不久,金日成便赶到北京,以此表达诚挚的谢意。

这是金日成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以来,首次到我国访问,中央领导们对此十分重视,周恩来、彭德怀亲自前往车站迎接,更是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58年底,金日成再度访华。11月21日这天,周恩来便早早地整理好着装前往机场。

当金日成走下飞机的那一刻,二人亲密地拥抱握手,以此表达对对方的敬意。

按照惯例,金日成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检阅三军仪仗队。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检阅完毕之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人影、径直朝着金日成的方向奔去。

好在此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只是一把揽住金日成的脖子,放声笑道:“哎呀老金,怎么是你呀?可算想死我了”。

众人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此人身穿军装、肩上挂着少将军衔,正是开国少将王明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是朝鲜最高领导人、一个是新中国的少将,两人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王明贵为何会在如此严肃的场合,做出这样“荒唐”的举动呢?

原来,两人早就是老相识了。

王明贵是吉林人,1934年的时候便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他的军长、便是杨靖宇!

在部队的几年时间里,王明贵从一个大头兵,一步步升任连长、团长、师长,成长为杨靖宇手下的得力干将。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杨靖宇与金日成首次会面的时候,王明贵也在现场。

不久之后,因为日军接连发起猛烈的进攻,王明贵在率部突围之后,便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但他记得,中央的命令是让东北抗联毙敌锋芒、撤至苏联,于是带领仅剩的几十人踏出了国界。

后来,东北抗联被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金日成被任命为第1营营长,而王明贵则担任第3营营长。

作为曾在东北大地上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战友,金日成与王明贵在苏联再度相遇,自然十分欣喜,闲暇的时候,他们二人便常常聚在一起,聊聊曾经的过往云烟、聊聊对抗战胜利之后的憧憬、顺便缅怀一下逝去的故人。

每次闲聊的时候,“杨靖宇将军”这个话题总是绕不过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日成时常对王明贵说:“当初在长白县的那次战斗,要不是他及时派人支援,恐怕我和战士们都要拿着大刀去接敌人的子弹。”

而王明贵也会义愤填膺地说道:“日本鬼子可恨,那些汉奸、叛徒更可恨!”

“要不是身边出了叛徒,杨将军可能也不会牺牲”。

曾经的往事涌上心头,王明贵看着面前熟悉的身影,难掩心中的激动,便快步冲上去揽住了金日成的脖子。

直到王明贵抬眼看到身旁众人惊异的目光,才意识到自己此举的不妥之处,连忙松开了肩膀。

毕竟金日成此时已是朝鲜领导人,自己的级别与之相差甚远。

金日成看清是曾经的战友,非但没有不悦,反而伸出臂膀将对方揽过,替他解围道:“王明贵?没想到还能再遇到你”。

事后,王明贵主动找到周恩来,略显拘谨地承认了错误:“总理,在机场我犯了错,您罚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对方满脸羞愧的模样,周恩来连连叹息。

对于王明贵,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性格直爽、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客套。毕竟两人曾是多年的战友,重逢后心情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周恩来只是严肃地说道:“你们曾经是战友,我可以理解。但他现在是国家的元首,你那样做成何体统呢?以后一定要注意!”

金日成在结束此次访问之前,还特地请求毛主席、周恩来,让他和王明贵单独见了一面。

临别时,他还亲手送给王明贵几个苹果,希望老战友以后能够平平安安。

毕竟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在面对日本侵略、和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两国人民的友谊变得更加深厚牢固。

正如周恩来访问朝鲜时,在平壤解放纪念馆中所说的那样:“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胜利,朝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朝中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