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智头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19日晚间,迪哲医药发布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戈利昔替尼”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单药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

值得关注的是,戈利昔替尼还是目前全球领域首个且唯一作用于JAK/STAT通路的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新药。同时也是迪哲医药继国内首款针对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型晚期nsclc新药之后,又一重磅单品。

破解十年临床治疗瓶颈

临床获益翻倍

PTCL是一种起源于胸腺后成熟的T/NK细胞恶性肿瘤,在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生存率最低,目前一线标准治疗为:“以CHOP为基础的四联化疗”,但在该疗法之下,患者存在极高的复发风险,且复发的生存预后极差。目前,针对该群体的治疗效果极为有限,3年生存率仅为23%,中位总生存期(OS)仅5.8个月。最重要的是,该领域内十年以来都未有新药上市。

而此次戈利昔替尼的快速获批,这主要归因于其轰动全球的疗效。据悉戈利昔替尼通过优先审评获批上市,主要是基于全球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 B部分的结果。数据显示,戈利昔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PTCL,经IRC确认的ORR达44.3%,完全缓解(CR)率达23.9%,均是既往靶向治疗方案的近2倍。

并且在不同亚型PTCL中均观察到肿瘤缓解,满足了既往药物无法覆盖的PTCL亚型治疗需求,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20.7个月(现有疗法小于12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与JACKPOT8 B部分研究结果一同荣登65届ASH年会的还有另一项重磅研究,为用于PTCL患者一线系统性治疗后的维持/巩固治疗2期临床试验JACKPOT26。

目前对于一线标准治疗后的PTCL患者尚无标准的维持治疗方案,约40%的CR患者和80%的PR患者在初次肿瘤缓解后2年内会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

但JACKPOT26临床数据显示,一线治疗后CR患者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尚未达到, 76.7%未观察到DFS事件,表明接受戈利昔替尼维持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延长DFS;一线治疗后PR患者组的33.3%患者获得C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85.7%患者仍持续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6.7个月,且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与既往戈利昔替尼的研究结果相似,大多可恢复或临床可管理,这意味着戈利昔替尼将颠覆以往一线治疗PTCL的方案。

戈利昔替尼此前连续4年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SH和恶性淋巴瘤国际会议(ICML)等国际顶尖学术大会6项口头报告,是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的PTCL国创新药,随着在国内的获批上市,终于从全球性展示舞台走向了国际市场征程之路。

双“弹”齐射

摘U日子不远

用“愈战越勇”来形容迪哲医药意外的合适。

从2021年至今,迪哲医药与大多数biotech情况类型,净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而前几年的营业收入也均来自技术支持服务费,甚至到了2022年,营收却直接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迪哲医药年报、同花顺问财

但是,随着去年8月迪哲医药首款新药“舒沃替尼”成功获批上市,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将近1亿元的销售收入,2024年Q1实现销售收入达8131.86万元,相比2023年Q4增长58.86%。这在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中都是少见的情况,也让迪哲医药看到了商业化生存的希望。

舒沃替尼作为头“弹”开路,迪哲医药的新药研发也一如预料般越战越勇。一方面EGFR ex20ins非小细胞肺癌新发患者逐年上涨,从2015年至2019年人数已由5.7万增至6.4万,间接导致舒沃替尼市场空间扩大,另一方面,舒沃替尼在中美双突破性疗法的加持下,目前PFS、ORR、DoR等临床数据一如预期,超过任意治疗方案,展现出同类最佳潜质。海外上市进程正在加速进行,如今只待OS数据公布,即可走向全球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招股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官微

戈利昔替尼作为“第二弹”,瞄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严格意义上讲,戈利昔替尼的获批,对迪哲医药来说,不仅仅是又多了一款在售产品。两款产品间也有着更强的联动效应,据悉迪哲医药舒沃替尼与戈利昔替尼联合用药治疗EGFR突变耐药后的NSCLC的临床试验,目前已处于Ⅱ期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2023年报

很明显,迪哲医药不愿放弃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之外的更大市场(另外两个外显子突变比例是Exon20ins的9倍),用舒沃替尼与戈利昔替尼的联合用药潜力,也意味着舒沃替尼在NSCLC领域有更大的患者群体。

纵观迪哲医药两款产品的临床研发进展可以发现,其开发策略相当灵活,先是以疾病临床治疗瓶颈为突破口获批上市,然后再向一线治疗用药推进,且在部分适应症上形成1+1>2的疗效,随着整体开发策略的持续推进,业绩扭亏为盈将一触即发。

后续肿瘤新药持续紧跟

自免初心何时回归

据迪哲医药2023年报显示,目前已推进至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还有4款,分别为DZD8586、DZD2269、DZD1516和DZD6008,均为肿瘤癌症药物。

DZD8586是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可完全穿透血脑屏障的非共价LYN/BTK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虽然BTK抑制剂对部分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疗效显著,但耐药性问题仍是全球挑战,此外,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目前无BTK抑制剂获批,以及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的患者预后很差,已上市BTK抑制剂血脑屏障穿透能力有限,无法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暴露量。

在2023年ASH年会上,DZD8586针对多种B-NHL的临床数据被入选展示,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既往接受3线治疗的B-NHL患者中,ORR达64.7%,50mg剂量下ORR高达71.4%,且针对不同B-NHL亚型,包括DLBCL、CNSL、CLL均显示抗肿瘤疗效,其中,在DLBCL患者中,ORR高达83.3%,此外,在前线接受过BTK抑制剂的患者中,ORR达50%,有望成为再次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治疗重磅药物。

迪哲医药一贯以专注于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究、开发及商业化自居,不过从其目前的临床管线来看,似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并不搭边,但据其招股书显示,在自免领域确实存有初心,2021年,戈利昔替尼(DZD4205)的研发适应症包括炎症性肠病(IBD)、干眼症(DES)和特应性皮炎(AD)等免疫性疾病,其中,IBD临床试验已处于Ⅰ期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招股书

JAK1抑制剂“发家”是从自免领域开始,据迪哲医药招股书显示,在其IPO上市之时,全球已获批上市的7款JAK1抑制剂中,只有诺华的芦可替尼获批了肿瘤相关适应症,或许是出于市场竞争考虑,迪哲医药在戈利昔替尼的后续开发中暂时中断了自免适应症的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迪哲医药招股书

随着戈利昔替尼在肿瘤领域的获批上市,迪哲医药或许将重开自免开发之门,毕竟JAK1抑制剂在自免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

结 语

连续两款肿瘤领域突破治疗瓶颈的新药获批,已让迪哲医药成为Biotech药企当之无愧的强者,但其并未坐享其成,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增长,2024年Q1达2.05亿元,同比增长30.75%,在为“持续推出全球首创和具有突破性潜力治疗方式,填补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蓄力,新药第三弹期待有望。

参考来源:迪哲医药公告、年报及官微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