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是怪事连连,关于地铁事故的新闻层出不穷,是运气不好还是人为因素难以说清啊。

6月21日凌晨3点过,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小南街站附近长约12米路面突然坍塌,暂无人员伤亡。万幸中的万幸,事故发生在凌晨,没有人经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附近居民被紧急疏散安置。

官方通报显示,事故原因是有两根约2米直径分别为1米和0.3米的自来水管自然曝管,与以往的地铁事故相比,这次没有人为因素,所以有没有实习生或者编外人员不重要,是不可控力导致的,谁都没有责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两根小小的水管曝管就能导致如此大面积的坍塌,成都可是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啊,一旦地震发生,这样的地铁线路如何扛得住啊?

与成都息息相关的地震带就是龙泉山断裂带,位于成都平原与川中陆内盆地过渡带, 西邻龙门山断裂带, 属龙门山前陆隆起, 其发生、发展与青藏高原龙门山隆升演化密切相关。

早在2020年2月3日00时05分,位于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附近(北纬30.74度,东经104.46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公里。当时未造成地铁坍塌,未影响地铁运营。

成都地铁线路十分发达,可以说每个城市主干道下面几乎都有一条地铁线路,成都地铁在全国各大城市也是较早开通的,成都的常住人口和路面车流量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地铁修建必须考虑到地震抗震。

如果设计合情合理,施工保质保量,那么地铁是经得起地震的检验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自来水管先于地铁存在,并且存在很久了,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把水管曝管的因素考虑进去吗?是压根没发现有水管还是发现了置之不理呢?

地铁设计时往往都要结合城市的水电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设计,设计审核也是非常严格的,成都在地铁建设方面应该是有丰富经验的,不至于在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就出问题吧。但也保不齐有设计师玩忽职守,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设计、审计等多方勾结敷衍了事的情况。

施工也是个重要环节,如果设计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施工的问题,施工时如果质量不过关,不按照图纸施工的话,极有可能发生事故。

从目前官方通报来看,地铁方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好好的自来水管怎么会突然曝管呢?当时成都并没有下大雨,又是凌晨时分没有居民大面积用水的情况,是地铁施工引起的还是水管自身问题?

自来水管突然爆管,要么就是水量突然大增,水管压强过大导致爆裂,要么就是水管老化年久失修导致爆裂,还有可能因为外围其他因素导致爆裂。

现在官方通报没有进一步说明,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水务部门和地铁施工方其中一方或者两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肯定有一个难逃其咎。

当务之急,肯定是安顿好附近居民,迅速处置坍塌现场,最好再成立调查组深入调查原因,并及时向公众公布,现在网络上众说纷纭,恐慌情绪是有的,所以,希望官方不要打马虎眼,一定要给大家一个合理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