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最热的事件无疑是江苏涟水中专17岁中专生姜萍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上力压清华北大藤校等世界顶级数学参赛选手获得了12名,而且是唯一一名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极具戏剧性的一幕瞬间燃爆了网络,姜萍也被赞誉为差点被埋没了的数学天才少女,成为了近期最大的流量IP。取得第13名的是中科院博士刘奔,因此有很多网友拿刘奔来反衬说明姜萍是如何的天才。因此也有网友调侃说这次阿里全球数学大赛没有记住第一名,却记住了第13名,刘奔要感谢姜萍。

但是随着姜萍的爆红,对姜萍的质疑也开始蔓延开来。对她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姜萍只是个中专生,她怎么可能经过两年的学习就能超越清华北大藤校等世界最顶尖的一批数学天才呢?这个过程看起来就不可思议。

第二就是网友在姜萍的视频板书中发现了姜萍的一些数学符号书写错误,因此他们质疑一个热爱数学的数学天才怎么可能将数学符号写错呢?

第三就是姜萍的初中数学老师爆料说姜萍初中时数学并不是班上最好的,而且有网友查到了姜萍在中专期间数学考试成绩有一次不及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这些网友认为姜萍这个事件背后有猫腻,尤其是阿里全球数学竞赛是开卷考试,很多网友好像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还有的网友认为姜萍的数学老师王闰秋是幕后推手,是他帮助和精心打造了一个极度吸引眼球的流量故事,塑造了姜萍这样一个大网红。

还有的网友质疑和推测是不是阿里故意制造了这样一波流量。

但是这些质疑的声音都是一些吃瓜群众,质疑的权威性好像有些不足。但是很快有比较权威的人士出来质疑姜萍了,这就是北大硕士赵斌。

赵斌两次获得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优秀奖,也是数学竞赛的金牌教练,其学生多次获奖,也获得过金牌。赵斌在网络上公开发文,他认为姜萍是造假,他并且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演化到这一步,让人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李轩豪作弊事件。

在2022年12月21日进行的第十四届春兰杯半决赛中,李轩豪发挥神勇,下出了人类棋手下不出来的棋,全程吊打了韩国第一人申真谞,闯入了春兰杯的决赛。而申真谞当时的状态正处于巅峰期,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

李轩豪的胜利迅速引发了围棋圈内和圈外的热议和质疑,他的重庆队友杨鼎新当晚在朋友圈公开发文质疑李轩豪遛狗作弊,并且押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和李轩豪下憋尿二十番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鼎新的质疑迅速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将李轩豪裹进了舆论中心。对李轩豪的质疑和谩骂持续升级成了网暴。直到2023年8月6日的第五届梦百合杯十六强战中,李轩豪再次发挥神勇,再次下出了人类棋手不可能下出来的棋,再次完美战胜了申真谞,才将这场质疑风暴平息下去。

逻辑思维是个好东西,有了逻辑思维就可以推理,就不容易被带节奏,就不容易陷入主观情绪的偏执中。

网友们之所以怀疑李轩豪作弊,是因为AI已经进化到了可以让世界最顶尖围棋棋手2子的水平,李轩豪下出了超出人类棋手想象的棋,棋手们产生怀疑和疑惑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我们从理性的逻辑来推理,就知道李轩豪作弊完全行不通。假设李轩豪想作弊,他怎么利用AI进行作弊呢?网友开始脑补出李轩豪去厕所,在厕所里用提前藏好的手机进行作弊。那李轩豪的手机该放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厕所总不可能是一个私人厕所,不让别人上吧?而且棋手也不可能一遇到局面上的难题,就跑到厕所里去看AI吧?然后又有网友脑补出来,李轩豪是在奉旨遛狗,目的是为了打败申真谞......

具体到质疑姜萍这个事上,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硬伤,那就是谁能帮助姜萍在48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出能达到第12名的成绩?

姜萍的老师王闰秋获得了第125名,之前王闰秋也参加过两届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第一次获得了432名,第二次获得了166名。也就是即便是王闰秋想帮助姜萍,王闰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将姜萍提升到第12名。甚至有网友调侃说正是因为和姜萍的两年交流学习,将王闰秋的水平从166名提到了第125名。

有网友认为可以用AI进行解答,其实在预赛中,已经有全球知名高校院所与企业的563支AI队伍报名参加,最高分仅为34分,无缘决赛。

既然事情已经如此的清楚,为什么对姜萍的质疑还是一浪高过一浪呢?甚至还有相对专业的人士出来,以自己的名声做担保来肯定姜萍作弊呢?

推测可能有三种原因:

第一是部分吃瓜群众缺乏清晰的逻辑推理思维,容易被带节奏,陷入一种情绪化的偏执思维。

第二就是有部分人嫉妒姜萍的爆红,所以故意要抹黑她。例如在围棋界,有喜欢柯洁的柯粉,也有讨厌柯洁的黑粉。

第三个就是蹭流量,为了蹭流量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姜萍如何应对呢?姜萍应对的最好方式就是像李轩豪那样不要去理会和为自己辩解,而是冷静备战,争取在决赛中考出好成绩,这样所有人都闭嘴了。

6月22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就要开始了,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