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杨得志和朱德,一个是开国元帅,一个是开国上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战斗。

红军长征时期的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期的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夏季反击战役,而杨得志几乎全部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1928年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住的率领下登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立立下不朽的功绩。

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无论是战场上,还是人民军队的建设中,杨得志和朱德一直保持着浓浓的将帅情谊。

1976年,朱德病重,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进京开会,特意来看望朱德,朱德见到杨得志喜出望外,但是期间却因为一事,朱老总“批评”道:“杨司令,你耍滑头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究竟是怎回事?杨得志和朱老总的有着怎样的革命情谊?

杨得志看望朱德遭“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以志愿军副司令员的身份,在1953年10月受邀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盛大庆,在天安门城楼上,他荣幸地接受了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与这些国家领导人的会面中,朱德特别鼓励杨得志多分享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弘扬志愿军的光辉形象。

而到了1954年以后,尽管朱德年事已高,对军队的日常工作已较少过问,但每当中央召开会议,与杨得志重逢时,他总是热情地表达关切,嘘寒问暖,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每次到山东考察工作和休养时,长期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前去看望朱德并且陪同视察。

1958年9月,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号召,即要求所有官兵深入基层,体验一个月的士兵生活,深入了解士兵的日常、思想和心理状态。

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毅然脱下将官军服,换上了一身士兵的制服,并佩戴了列兵的军衔,前往驻守徐州市的某天六连四班,开始了他作为普通一兵的军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司令是首位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的大军区司令员,他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在连队中,他谦虚地自我介绍为“红军老战士杨绍起”,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共同经历大宿舍的集体生活,睡在硬木板床上。

他不仅参与各种军事训练,与战士们并肩作战,还主动承担夜间站岗的职责,甚至在训练中端起步枪练习刺杀技巧。在整个过程中,他从未表现出任何特殊之处,完全融入到了士兵的生活之中。战士们亲切地称他为“老杨同志”,表达了对他的尊重和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很多战士才艺,他们觉得杨得志这样大的年纪,参军又这么久,绝不是一名普通的干部,一定是一位首长,之后当战士们得知是大军区司令员时,都非常高兴,杨得志在离开时,还动情地说:

“请把我的名字列入连队的花名册,我愿意永远做六连的一名列兵。”

朱德得知杨得志的事迹后,连连赞叹,1964年6月15日,毛主席,朱老总,刘少奇,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射击场,观看了济南军区等单位的军事表演。

杨得志向毛主席和朱老总介绍了军事表演的相关情况,在济南军区党委和杨得志的领导下,济南军区的全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朱德听闻噩耗后,精神状态一下变得很差,从三月份开始,朱德就开始使用轮椅,但还是能步行就步行,血压持续波动偏高,后来不得不因感冒住院。

1976年4月的一天,此时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到北京开会,专程去看望正在住院的朱德,虽然是在医院里,但是朱德精神很好,朱德见杨得志来了热情地招呼杨得志坐在他的身边。

朱老总关心地询问杨得志部队建设的情况,他们喊共同回忆起井冈山的斗争,回忆起万里长征,朱老总深情地说:

“杨司令啊,你要搞好部队的建设,保卫党的领导,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仔细地听着朱德的教导,正在畅谈期间,秘书突然进来在杨得志的耳边耳语了几句,杨得志听后摇摇头,朱老总看出杨得志的神情,询问道:

“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杨得志想多陪陪朱德,于是便笑称没事,在朱老总的再三追问下,杨得志道出实情,原来是自己要赶火车回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听后劝说杨得志,并且说道:

“你不要浪费时间,军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杨得志依旧依依不舍,朱德此时“批评”道:

“你耍滑头哟!”

最后,杨得志还是在朱老总的劝说下准备离开,临别时,年届90的朱德不顾劝阻,执意将杨得志送到电梯口,不想,这次见面竟然成为两人的永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7月6日,朱德进入弥留之际,血压计的水银柱每十分钟就下降一些,心电图的波动逐渐变小,14时27分,朱老总与世长辞。

杨得志闻此噩耗,悲痛万分,他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茶饭不思,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了红军时期跟随朱老总上井冈山…….

革命情谊的谆谆教导

1928年1月,刚满17岁的杨得志与哥哥杨海堂参加了湘南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湘南起义失败后,他跟着朱德登上了井冈山。

到达井冈山后,杨得志一度在红四军军队特务营当战士,和军长朱德朝夕相处,朱德爱兵如子,与战士们打成一片,杨得志之后回忆道:

“朱德军长平时对人很好,有说有笑,从来没见他发过什么脾气,骂过什么人,什么也难不着他,我们都把他当父亲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随后的几年里,杨得志一直在毛主席,朱德领导下作战,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团团长。

长征中,杨得志率红一团一直担当重任,他指挥红一团强渡天险乌江,继而又组织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为红军顺利北上开辟了道路。

长征胜利后,1938年夏天,杨得志奉命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团团长调任三四四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三四四旅旅部驻扎在晋东南长治附近高平县的安昌存,距离八路军总部不远,一天,杨得志去总部接受任务,杨得志走进朱老总的办公室,只见朱德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演讲稿正在阅读,见杨得志来了,他杨了杨讲稿,问道:

“毛主席的这个演讲稿,你读过吗?”

杨得志告诉朱德自己读过,但是领会的却还是肤浅,朱德摘下眼镜,说:

“主席说了二十几个问题,很重要,各方面都讲到了,讲的很全面,特别是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说着便拿着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接着说道:

“战争嘛,就是政治,经济,兵力和武器装备,指挥艺术的较量,看谁的优势强。”

之后朱德谈起杨得志的任务,称他的任务艰巨,无论如何要牢牢抓住太行山的根据地的稳固,将他们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里。

杨得志深感任务艰巨,他认为我军敌后作战,还是缺乏经验,朱老总勉励杨得志,平原作战可以学,当时上井冈山,也没有想过红军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的一番话将杨得志逗笑,同时也对他的启发和教育很大,在以后的抗战中,杨得志认真听从毛主席和朱德的谆谆教导,在斗争中求成存发展。

1944年年初,杨得志率部到达延安,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担负起保卫延安的重任,此后,他便一直和朱老总共事。

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朱德的指导下,杨得志等人指挥了晋察冀野战军进行了清仓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逐步扭转了警察就根据地的军事劣势。

为解放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建立了功勋,一直到抗美援朝,杨得志任命为十九兵团司令员赴朝作战,朱老总为十九兵团送行,在寒风中与战士们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想到这里,不由地潸然泪下,之后他一直谨记朱老总的谆谆教诲,在1980年3月至1987年11月任总参谋长的7年多里。

他致力于我军军队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军队战斗力的提高,1994年10月25日, 杨得志逝世,“一代忠勇之将”是对他戎马一生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