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连任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也先后收到了中国外交部的祝贺,和中方政府首脑的贺电。即便如此,印度高层一些人依旧觉得很不甘心,因为他们那边想要的,显然是中国的元首贺电。

印度曾经的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就愤愤不平地表示,中方元首直到现在都没给莫迪发贺电,这意味着中国“不打算与印度建立良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军前参谋长接受采访,谈到莫迪至今没收到中方元首贺电】

印度之所以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是因为6年前莫迪连任,很快就收到了中方元首的贺电。而这一次,中方的反应显得有些冷淡,与美国与俄罗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莫迪宣布胜选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开始走连任的程序,美国总统拜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亲自致电表示祝贺,大谈与印度关系的重要性。

而中国这边,一开始只有外交部和驻印大使礼节性的祝贺。至于正式的领导人贺电,已经是莫迪履新第三天的事情了。但政府首脑贺电,和国家元首贺电,终究不是一回事。

拜登和普京第一时间致电莫迪并不奇怪,俄罗斯和美国现在都有求于印度,俄罗斯需要印度在防务、能源等层面继续保持合作,美国则是需要印度大力配合拜登的印太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连任至今,只收到了中方政府首脑的贺电】

而中方反应冷淡也不奇怪,因为中印外交本来就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已经不是6年以前。至于原因在哪,印度其实心知肚明,只是需要找个由头,把责任推卸出去而已。而纳拉瓦内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印军曾经的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虽然已经退役,但在印度舆论场,但凡是涉及中印关系的话题,他的存在感都很高。因为就是在他任上,中印实控线争端出现升级,并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事件,而在那之后,中印关系就急转直下。

而在采访中,纳拉瓦内也频频发表鹰派言论,除了指责中国“对印度不上心”以外,还暗示说,印度需要“为战争做准备”。这显然是冲着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实控线争端。

但印巴实力差距悬殊,所以印度主要关注的还是中国这里。印度现在动不动就说,中印外交要想正常化,解决实控线争端是必须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俄都有求于印度,自然要抓住机会表殷勤】

但印度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很消极,摆明是要拖下去。对于莫迪政府的内部政治而言,留着实控线争端可能会比解决更好。

因为解决争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分的耐心与克制,但这两者印度都很缺乏;如果当成用来煽动国内情绪的工具,短期的政治收益相当显著的,正中印人党下怀。

纳拉瓦内也承认,中印在实控线的谈判进展很顺利,军事和外交层面都保持接触。但他很快补充说,印度希望从整体解决问题,而不是优先解决那几个“高危地带”。

此外,印度把解决争端作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前提,但开出的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企图让中国全盘接受他们的不合理要求。但中国的立场,一直都是实控线争端要放在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中印关系正常化”,实际上是印度一厢情愿的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6年前胜选,收到过中方元首的贺电】

话又说回来,在印度眼中,美国和俄罗斯都给莫迪面子,唯独中国这边不理不睬,这种情况确实很伤自尊。

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跟美俄都不一样,并不需要刻意讨好印度。莫迪能否收到中方元首贺电,与中印关系的情况直接相关,双方都有意相向而行时,该有的礼节自然会有,但如果状态低迷时,也不会如何怠慢这个邻国。

印度对此耿耿于怀,反而说明他们很清楚中印关系的症结在哪。

平心而论,别看中印政治关系一直保持低迷,但经贸互动一直稳中有进,不动声色地又回到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以微弱优势压了美国一头。

不过对这种情况,莫迪政府并不高兴,外长苏杰生就话里有话地提醒说,与中国做生意,要小心可能的风险。而中印经贸合作中最可能的风险因素,无非就是印度打算在实控线地带重启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企图让我们接受他们对实控线的不合理要求】

而且印度现在一只脚踏在金砖上合,另一只脚踏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摆明了是要待价而沽,肯定会拿实控线问题做文章。

那么我们再结合印军前参谋长“为战争做准备”的表态,那么信息量就很大了。印度对中国的成见,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莫迪政府在这当中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

印军前参谋长的表态,就带有强烈的印度风格,凸显出极度的自我主义,然而大国外交最避讳的就是这个。印度如果只会推卸责任,中印关系注定难以出现转机,甚至可能为后续的互动埋下隐患。

只能说,印度现在对中国抱有敌意,那么对中印关系的态度,自然很消极。但它们不会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莫迪政府目前在全力推动大国崛起,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偏差。如今收不到中方元首贺电,也算是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