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谁也没想到这场反击战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短短32天时间印军伤亡8900余人,近4000人被俘,可以说印度在战争中完败。

战后,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克里希纳·梅农被撤职,不少人将失败的罪责指向梅农,印度总理尼赫鲁对此保持沉默。那么在中印度战争中导致印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会归咎到梅农身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辞其咎

在印度争取独立期间,梅农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结下了长期且深厚的友谊,印度独立后,出任印度驻英国大使,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

1957年,梅农出任印度国防部长,刚上任就在中东地区来回穿梭外交,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长达7小时的演讲,阐述反殖民主义和印度立场,直到现在这项记录也没有被打破。

梅农为印度独立和外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重组了印军大部分指挥系统,类似这样政策和做引起了印军高层的不满和批判,其中就包括印度总参谋长蒂迈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里希纳·梅农

在对印反击战中,印军确实存在指挥混乱的问题,比如印度三军参谋长从未在一起讨论局势的进展情况,也就是说印度陆军和空军缺乏配合,没有互相协作。

印军上下级之间职责不明,高级指挥官会插手基层干部的分内之事,也会签署一些无关紧要战术细节的命令,同时印军也存在指挥官经常更迭的情况。梅农身为国防部长,印度军队内部出现这种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是他。

另外,梅农更倾向在印巴边境部署重兵,认为克什米尔才是印度关注的重点,而不是中印边境。

这就导致了对越反击战开始的时候,梅农显得格外慌张,印度国内军官对他颇有怨言,甚至他没有通过正常手续购买军车都被指控受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俘虏的印度官兵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战争结束之后梅农解职,因为印度政客将印度的失败归咎于军事指挥,其中就包括印度现任外长苏杰生的父亲,印度国大党包括领袖在内的高层也要求梅农辞职,就算梅农是尼赫鲁的得力助手,他也只能对此保持沉默,接受梅农的辞职。

梅农在军事指挥和军队人事任免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印度在作战中失败全都由梅农一人买单显然是说不通的。

一群人

事实上,由尼赫鲁主导的“前进政策”才是中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的关键。在我国成功解放西藏后,印度竟然公开要求将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大片领土划给印度,这种无理的要求遭到了我国的严厉拒绝。

于是,印度开始推出“前进政策”,企图蚕食中国领土,没想到中国以谈判解决边境争议的做法竟然在印度眼中成了软弱可欺,仅仅一年时间,印度就在边境西段上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

以尼赫鲁为首的政治领导层坚信,中印边境可能会爆发零星的武装冲突,但不会上升至战争。这也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印度认为如果中印爆发战争,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性战争,所以中方“不会做出重大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盲目自信的想法也影响到了印度军队高层,甚至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前一个月印度国防会议上,印度依旧保持这种想法。

在这种氛围之下,印度在中印边境上对中国的挑衅也越来越多,其国防部长甚至还叫嚣道:“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1962年,中国多次向印度提出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两国边境争端,然而印度方面却屡次拒绝这一建议。

他们不仅无视中国的诚意,反而采取了一系列挑衅行动,向我国驻边防部队炮击,于10月20日发动大规模侵略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印度如此猖狂的行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被迫宣布对印度进行自卫反击。

在对印作战第一阶段,中国军队在东段采取两翼夹击,迂回分割的策略迅速攻占了克节朗地区印军的重要据点,还在达旺成功歼灭了拥有二战经验的印军第七旅,还活捉了其旅长达尔维准将

在西段上,我军成功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的37个军事据点,完成了第一阶段对印反击战的任务。

在此期间,中国再次提出停止冲突,和平谈判边境问题的善意,还是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甚至印度再次紧急动员,调集兵力,在边境集结3万多军队,对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尔维准将(中)

由梅农提拔出来的“天才”考尔中将,在东段西山口地区,用三个旅的兵力摆出了“一字长蛇阵”,想与我军正面对决。刘伯承元帅了解具体情况后,做出了重要指示,前线的张国华将军心领神会做出了打头、击背、剖腹、切尾”的战术安排。

战斗开始后,印军毫无还手之力被解放军分割包围,印军三个旅被彻底歼灭,考尔将军灰溜溜的的乘坐直升机逃到了新德里。这场战役也是战斗英雄庞国兴所在的三人小组成名之战,他们在报告上写到“敌人非但不向我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战历时一个多月,我军在东段打到“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在我国境内的军事地点,就宣布全线停火了。

不难发现,除了印军指挥上的失误外,印军战斗力完全比不上解放军,缺少血性。庞国兴三人小组失去与大部队联系后,深入敌后,击毙准尉以下军官七人,攻占了两个炮兵阵地,这样的战绩想都不敢想。

还有,印度官方也承认他们的情报部门工作不得力,收集的情报以“大概,也许”为主,这也导致印度高层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也缺乏客观的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国大党领袖拉梅什所说,印度的失败不能归咎于梅农一人,而是一群人。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低估了中国人民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决心。

您觉得印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党史博采,2020-06-03,《1962:中国军队只动用了三等部队,就把印度打得落花流水》
观察者网,2018-12-28,《1962年那场仗,中国很少提起,印度却刻骨铭心》
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3期,《印度官方对1962年战争的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