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同日,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的意向性协议。双方在已有合作和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将在临港新片区陆续导入学校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与临港相关产业关系紧密的未来学科和专业,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共同携手逐步建成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院士,以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吴晓华的见证下,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静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专职副主任唐浩代表双方签署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新校区意向协议

陈金山和梅兵共同为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揭牌。据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由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港城集团三方共建。秉持“把办学前移到急需产业一线”的理念,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问题驱动人才培养和科研组织,深入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新模式,打造卓越育人新范式,将建设成为国家软件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一流软件技术创新基地、关键软件产教融合中心和国际学术资源汇聚中心。

据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介绍,新学院面向战略性产业需求,跨越学科壁垒,培养研究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软件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受聘为新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和来自上海微电子、中科创达等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的结构组成也体现了深度探索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将从不同领域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改革创新、合作交流提供指导和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的成立是华东师范大学把学科建在产业一线,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更是校地双方共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促进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共同努力。新学院将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三大工程的最佳实践地。学校将在这里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凝聚顶尖的科学研究力量,努力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和国家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独特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何积丰在成立大会上为新学院视频致辞,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多年来始终秉持“以创新求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此次在临港建设新学院,是进一步实践产教融合的关键之举,他对此充满信心,并希望学院能够利用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和开放政策,建成国际软件人才的集聚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总设计师吴光辉以“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软件现状与挑战”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国产大型客机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需求对工业软件提出了极高的设计要求,民用航空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卓越软件人才和跨学科人才有着迫切需求,亟需深度推进产业和学界的联合人才培养。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华东师范大学”,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