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儿女,放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儿女哪里受伤了,父母恨不得伤口在自己身上。

当儿女长大之后,父母总想儿女有最好的小家庭,人生顺顺利利的。

莎士比亚说过:“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

人生充满了变数,若是父母盲目心疼儿女,而不能当机立断,让儿女选择正确的路去走,那么儿女多半会被废掉,起码会走更多的弯路。

很长一段时间,父母是决策者,儿女的执行者,把握角色,真的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逼儿女学习,别犹豫,时间不等人。

我的三叔,有一段惨痛的育儿经历。

三叔连续生了两个女儿,第三个才是儿子。

作为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意识,总是有一点的。对于儿子,那就是百般爱。

儿子读书的时候,三叔充满了期待,还送到镇上去上兴趣班。

到了暑假,三叔送儿子去城里的兴趣班,还想方设法,借住在亲戚家。

暑假里,太阳火辣辣的。儿子去兴趣班,晒得黝黑。

三叔看儿子晒黑了,心中很不是滋味。认为儿子太苦了,等稍微大一点,再考虑兴趣班才好。

农村有句土话:“父母松一尺,儿女松一丈。”

三叔把育儿的尺度放宽,儿子就使劲放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三叔急了,每天收工后,给儿子辅导作业,到夜里十点多。儿子哈欠不断,三叔又心软了,说:“明天再来吧。”

毫无悬念,三叔的儿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最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

一个孩子的学习,可以随意放松,又可能随时被父母收紧,这就失去了学习的好态度。

好的学习,是持之以恒的,循序渐进的,吃苦也是长期的。正所谓,十年寒窗。

心疼儿女读书太苦,又担心儿女学习成绩下滑,矛盾的心理,让父母反复无常,只会坑害儿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逼儿女自己赚钱,别犹豫,啃老没有好下场。

三叔的儿子上了职校,然后去打工。

到流水线上,支撑了三天,儿子就卷铺盖回家了。这打工的日子,太苦,适应不了。

三叔说:“没事,老爸这还有一点存款,你先用着。”

拿着三叔的钱,儿子很开心,然后去了村里的麻将馆。

很快,儿子结交了几个小年轻,一起去城里开烧烤店。三叔觉得是好事,给了儿子三万多。

闻着油烟味,儿子受不了。加上客人不多,自然就放弃了。

三叔说:“不去开店也好,这钱不好赚。”

儿子又折腾自媒体,请了几个村民,蹦蹦跳跳。但不见有起色。

三叔这下就恼火了:“一个大男人了,还做发财白日梦。”

三叔拉着儿子去开垦果园,但是没几天,三叔认为儿子不能一辈子在农村混,又给了一万多,让儿子去城里找工作。

儿子直接去了网吧,钱花完了,又回来了......

农村有句谚语:“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

谁赚钱,都不容易,需要慢慢变成有工作经验的人,变成适合社会的人,变成有技能的人,变成懂得节俭的人。

若是父母对儿女很心疼,儿女在赚钱的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儿女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像样的工作,这啃老的行为就来了。

最要命的是,父母看到儿女啃老,不忍心“断了供养”,导致啃老变成理所当然。

父母老了,儿女再也不能啃老了,这个家庭,就算是无药可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接纳儿女的姻缘,别犹豫,机不可失。

三叔对儿子找对象这件事,也是很头痛的。

儿子带回一个打扮妖艳的女子,三叔气得发抖,认定这是坏女人,逼着儿子闹分手。

三叔安排儿子去隔壁村相亲,儿子回来就骂:“找一个村姑,这行吗?”

儿子去城里混的时候,遇到女同学,但是三叔不同意,因为对方要的彩礼比较多。

儿子遇到一个外地女子,并且决定去女方所在的县城打工,三叔死活不同意。就一个儿子,怎么也要在家,给自己养老。

儿子四十岁了,单身。恋爱多次,也有两次爱得死去活来,但是都没有成功。

有多少情侣,被父母活活拆散了。等再也找不到对象的时候,父母才悔悟,为什么当初就不点头同意呢?

爱情,千里姻缘一线牵。

若是被父母打断了缘分,后来是找不回来了。哪有人会在原地等待?

儿女们找对象,不可能让父母百分百满意,总是会有瑕疵。

儿女找对象,多半不在父母设定的时间段,也不会按照父母的安排。若父母不去认可,不包容,那就会一直犹豫。

父母认为,给儿女找最好的对象,设置门槛。但是没有看到,缘分是偶发的,犹豫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画家潘天寿在成功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想定了就不要再犹豫。你以后可以安心学画。我从十四岁那年下决心搞中国画,以后从来没有动摇过。”

任何一种成功,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特质。

家里,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若是父母犹豫不决,那么做出的决定,随时都可以改变,儿女也会因此松动自己的目标,放弃自己的缘分。

聪明的父母是有定力的:逼着儿女读书,心疼儿女作业多,要熬夜,但也仅仅是把情绪放在心里,不说出来;逼着女儿赚钱,心疼儿女吃苦,憔悴,但更多的欣慰,鼓励;对儿女的缘分,提出建议,但更多是包容和认可,关键时候,一锤定音。

父母要懂得,如果心疼是一种伤害,不如心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