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一生被蒋介石软禁了五十多年,从36岁那年开始生活便失去了光彩。虽然他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却十分丰富。

他的一生情人无数,但似乎众人皆知的只有他的发妻于凤至和陪伴他大半生的赵四小姐。殊不知,他一生的最爱却另有其人。

张学良曾说:“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最可爱的女友。而我的最爱在纽约。”

此处所说的贝太太就是在纽约的蒋士云,一个他一生挚爱却又爱而不得的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刚刚15岁的张学良就被父亲安排了一桩婚事,对方是大他3岁的富商之女于凤至。

这门婚事虽说也算门当户对,张学良却并不乐意。但是迫于父亲的压力,张学良不得不违心接受。在婚后几年,张学良遇到了蒋士云。

蒋士云191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因在家中排名第四,所以又被称为“蒋四小姐”。

蒋士云的祖父一直经商,而父亲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所以她的家庭既是富商之家,也算书香门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家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蒋士云10岁便被送往上海读书,两年后又被送到北京学习英语和法语。

在学习过程中, 蒋士云接触了很多外国人,不但开阔了视野,更增长了不少见识。

张学良与蒋士云第一次见面时,她才15岁,还是一个青涩幼稚的小姑娘,张学良并未把她放在心上,而是一直把她当妹妹看待。

三年后,张学良又在一次宴会上再次遇到了蒋士云。此时的蒋士云早已褪去了以前的稚气,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蒋士云身上具有江南女孩独有的特质,她举止温婉,气质非凡,即使在众多美女中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她犹如一颗明星照进了张学良的心里,让他蠢蠢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曾有人这样描写蒋士云:“蒋四小姐的美点,在于动作的姿态。

凡是她一举手一投足,不论拿起个杯子来喝茶,或低垂了螓首咽食东西,一个极小的动作,也都有一个动作的姿态,真如春云幻变。”

可见在众人心中蒋士云的确足够出彩,那时,她身边追求者无数,但似乎都无法赢得她的芳心。

如果说最初吸引张学良的是蒋士云的美貌,那么后来更吸引他的则是蒋士云的学识。

在交谈之中,张学良发现蒋士云不仅精通英语,法语也很不错。

蒋士云在国外留过几年学,所以她学识丰富,见识广博,这让张学良对蒋士云更加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窦初开的蒋士云遇到了风度翩翩的张学良,自然也是一见倾心,并深陷其中。

但是当蒋士云得知张学良已经结婚时,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现实的阻碍并未让两人的感情受到丝毫影响,他们开始甜蜜的约会。

当蒋士云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坚决要求两人断绝来往。

自己的女儿无论相貌、学识、家庭背景都无可挑剔,怎么可以名不正言不顺地嫁给一个有妇之夫。

于是,在父亲的坚决要求下,蒋士云飞往欧洲留学,从此两人开始两地分隔,只能选择鸿雁传书。

虽然不能见面,但书信传情,两人的关系仍在迅速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因为国内局势不稳,蒋士云在信中总是提醒张学良多留意蒋介石,但是张学良太过于目中无人,认为蒋士云多虑了,并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长久的分离让张学良对蒋士云的思念越来越深,他不停地催促蒋士云赶紧回国,在几次催促之下蒋士云终于决定回到张学良身边。

一是因为过于思念张学良,二是因为担心张学良的安危。

蒋士云在心里默默打算:此生只要能陪在张学良身边,即使没有名分也无所谓。

可是,当她再次见到张学良时,却发现他身边多了另一位女人——赵一荻。

这无异于给满心希望的蒋士云心中泼了一盆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看到张学良身边多了一位佳丽时,蒋士云毅然从这场没有结果的感情中退出。

她虽然依旧深爱着张学良,但是却无法接受他的“新欢”赵一荻,她认为张学良私生活太乱,太不专情。

蒋士云再次飞往欧洲,她决定忘掉和张学良的一切,但是在张学良心里却无法放下这个令他朝思暮想的姑娘。

后来,张学良曾多次给蒋士云写信,但都没有收到回音,他只能通过报纸得知蒋士云在欧洲的一些消息。

不久后,蒋士云在比利时认识了著名的金融学家贝祖贻。他比蒋士云大了整整1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祖贻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可惜和妻子情深缘浅,不能一起白头偕老,妻子因病离世后,为他留下了6个孩子。

那段时间的贝祖贻每天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之中,生活一片迷茫。

为了疗愈伤痛,他前往欧洲散心,却意外邂逅了受到感情创伤的蒋士云。

此时,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的感情伤痛让两人互相依偎、越走越近。和贝祖贻在一起,蒋士云好像看到了自己幸福的未来。

当热恋中的蒋士云告诉父母她要嫁给贝祖贻时,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可是已经思想成熟的蒋士云哪里还肯听父母的意见,坚定地选择了贝祖贻,成为6个孩子的后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蒋士云和贝祖贻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后来一直相依相伴,直至终老。

张学良得知蒋士云结婚后,异常心痛。但按照礼仪张学良还是送去了一份厚礼,他真心希望他钟爱的女人永远幸福。

蒋士云结婚后,一家人前往美国纽约生活,开始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她本以为和张学良的缘分就此结束,以后不会再有任何瓜葛。

但是国内局势发生变故,却又一次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蒋介石被迫答应。

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没想到却被蒋介石扣押。

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被囚生涯。此时,张学良才想到,以前蒋士云的提醒不无道理,他本应提前提防蒋介石的。

在张学良被软禁期间,各大家族为了自保都不敢与蒋介石作对,所以没人敢请求释放张学良,甚至都不敢前去探望。

只有蒋士云女士想方设法营救张学良,但都没有成功。

张学良被关押期间,蒋士云还曾两次探望张学良。

一次是张学良被押至浙江奉化雪窦山时,蒋士云通过贝祖贻与戴笠的交情,被允许探望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张学良心情压抑,异常苦闷,蒋士云一直劝他放平心态,并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一次是1979年,蒋士云专程从美国飞往台湾,探望张学良。

那时,蒋介石已经去世,他的儿子蒋经国继位。

虽然张学良依旧被蒋经国软禁,但是却对他的限制宽松了很多,允许友人探望,并给予了其更多自由。

后来,蒋士云面对记者提到这两次见面时,说:“我和张学良就像挚友一样,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佩服他的为人,更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

1982年,蒋士云的丈夫贝祖贻因病去世,蒋士云开始了独居的生活。

五十年间,蒋士云和贝祖贻相依相偎,在彼此心中早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面对记者采访时,蒋士云递过去的名片上都赫然印着“贝蒋士云”四个大字。可见贝祖贻在蒋士云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1988年,蒋经国去世两年后,张学良终于得到释放,成为自由之身。

此时的他已经八十多岁,以前意气风发的青年已变为一个耄耋老人。

获得自由后,张学良携赵一荻一起飞往美国看望儿孙。没过多久,张学良说要去纽约会会朋友,却未说是哪位朋友。

他未让赵一荻陪同,而是带上孙子一起飞往纽约。

抵达纽约后,他的孙子才知道,爷爷要见的这位朋友原来是蒋士云女士。

见到张学良,蒋士云激动不已,她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有和张学良再见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士云想到张学良被囚禁的这五十多年,心里五味陈杂,很是难过,认为他失去了太多应该属于他的生活。

于是蒋士云说:“我一定让半生历尽苦难的汉公,真正感知到人生的乐趣;要他见见老朋友,广泛地接触各界,也体验一下国外的社会生活。一定要让他在纽约玩得开心尽兴。”

就这样,蒋士云开始带张学良参加各种活动,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和张学良一起观看马赛、球赛,还和他一起打麻将、听京剧,生活异常丰富。

在这里,一个九十岁的老人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很多,他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青年时期,惬意地享受着和蒋士云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张学良在纽约,很多人慕名而来。期间正赶上他的九十大寿,所以在这里他举办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寿宴,这次宴会异常热闹,让他终生难忘。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间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要不是赵一荻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催促,估计张学良早忘记了回家这回事。

虽然在纽约的日子还没待够,但张学良不得不考虑赵一荻的感受,她终究是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爱人,总不能让她因此事大发雷霆,影响身体。

于是,无奈之下张学良带着不舍离开了纽约,此后他和蒋士云再也没有见过面。

而在纽约的三个月成为张学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士云女士说:“那次纽约一别之后再没有联系,之后打过两次电话,但都没有接通,想必是有人从中阻拦,也许是少帅不方便和外界接触,我想他一定很苦,到了这个年纪,还怕什么呢?”

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与世长辞。

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感情世界中又因为拥有了三个女人而令人羡慕。

于凤至身为结发之妻,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张学良,在他的生活和事业上给予了最大的帮助。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的时间最长,并在他最艰苦的日子里一直给他鼓励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蒋士云似乎是张学良最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信念和三观都那么契合,虽然人不在一起,心似乎永远都没有分开。

2016年10月26日,蒋士云女士安详去世,享年104岁。

晚年的蒋士云并不和子女住在一起,而是单独居住。她向往独立而自由的生活,即使爱情也是如此。

她为了爱情敢于违逆父母之命,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敢爱敢恨,从不在乎世人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最爱的人是蒋士云,不得不说其中带有爱而不得的遗憾,毕竟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但面对蒋士云这样出色的女人,又怎能让人不喜欢呢?

[1]《文史博览》,《张学良念念不忘的另一位“四小姐”》

[2]《文史精华》,《蒋士云与张学良的情谊》

[3]《档案天地》,《张学良交往中的三位特殊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