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一个公共事件,你求的是真相,但别人可能求的是想像,甚至是假像。

面对一个公共事件,最底线的态度是求真。但别人求的,可能是善美。

他们一般用正能量、用好人来概括善。

至于美,只要符合他们所谓的善,正能量或者好人,就都可以称作美。最美啥啥啥的。

在他们那里,善美一体。但他们却剥离了真,忘了真是才是一切。他们不但拒绝真,还拒绝别人求真。

这就是目前姜萍事件的怪象。

为什么姜萍事件会遭遇质疑。

一是奖项本身。它就是个公益比赛,游戏比赛。特别是相对于五大学课竞赛,它并不代表什么,甚至也不构成高校的破格录取力。

二是比赛本身。正由于奖像不代什么,至少没有啥大的利益点,所以它的比赛方式,是无人监考,自主考试。适合诚信至上的族群。你能接受中国高考,也用这种无人监控大家在家随便找个电脑自主考试不?

如果这个你不接受,你凭什么要求别人接受,阿里巴巴的这个考试?

你会说,这个考试很难,抄都没处抄。

这说的,好像高考不难似的。

高考不难,你咋不一考就清北呢?

就是姜萍自己,中考也没考上重点高中。

之所以不选普高,而选中专,是由于普高水平进了中专,参加未来的单招或者对口升学,更有优势。

千条路万条路,最后奔的不还是高考路。

奖项对一般人不构成利益点,但对二般人就不一定了。你走在路上,见了一块钱不捡,不见得别人不捡,是吧。

三是,这事炒作得有些邪火。

阿里巴巴这个比赛,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甚至姜萍背后的那个指导教师,也不是一次两次。但预赛成绩公布当天,全网吹上了,就有人判断,这些吹,应该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

这个,本香主也略知一二。比如丘吉尔当年高龄,就有一个纪录片团队,提前准备好资料,就等老同志向上帝报道那一刻,就推出他的纪录片,结果闹了笑话,这个纪录片的全体人员都死绝了,中间换了好几拔,人家老丘那边依然坚决不死——当然这笑话,你听一半就行了,就是有组织的,有准备的,推,与无意识的爆,它是不一样的。

四是,这事中间居然出现诸多谣言。

不是说她家穷得不行,就是说她姐打了三分工。

不是说她交不起重点高中学费,就是说她爹在村里吃每月九百的低保。

可实际情况呢?

她家在县城有房,她爹在外面打工一度工资五千,当然她爹也说了,不是你们说的那么穷,上学的钱还是有的。

不只上学的钱有,她娘第一时间在抖音推出姜萍妈妈,纹着眉,美着甲,戴着玉佩。网友质问,你都这样了,然后让闺女上不起高中?然后这娘再不敢发第二个视频,而且第一个视频之下,抢救一般,设置了不能评论——目前就她自己能评论自己。

五是,大家可以相信姜萍,但你敢相信家长,敢相信老师乎?特别是姜萍的指导老师,江湖传说,他办有培训班。如果在职在编老师在社会上办培训班,那是直接违规违法。严重者,老师还可以丢了饭碗。饭碗不说,如此这般,你认为他有多少公信力?

六是,即使姜萍本人,你也不能全信,毕竟17岁,还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家长虽然法定监护,但家长什么素质,你们也看见了。爹67,他50岁才有的姜萍,姜萍姐姐19岁,他48岁才有的长女。至于姜萍母亲,记者去老家采访,土房面前,只有老头出镜,姜萍母亲只在城里房门前与闺女有过合照。所以这一家到底玩什么套儿胡,还有待后续。

七是,有一个谣言大家传得不亦乐乎——就是达摩院不相信姜萍成绩,现场又检验一次。也不知道大家从哪个垃圾影视剧中学来的。就不想想,大家都一样考试,里面还有更小的考生,结果达摩院就不相信姜萍,现场再来鉴定一次,这不是对姜萍的侮辱么?结果大家豪不在意这种侮辱,居然传诵成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求锤得锤,现在已经有各路正规而权威的数学大拿,向姜萍发出邀请,等你决赛结束,你过来,咱们现场给大家直播做题,费用我全包,而且走的时候,再送你五千大红包,你家不是穷么?你上大学的钱我也全包。

八是,我们可以单纯的站在逻辑上,看看这对师生有多别扭。

姜萍说平时的数学题没有做的价值,就扫一眼。那你平时的数学成绩那么低,是由于只扫了半眼,还是由于你半眼也没扫呢?

你说你同学都不知道你喜欢数学,不知道你做题——这才圆得过去嘛。否则,按一般常识,数学大拿,根本偷不了,从一年级的小学课堂上就能发现。这上中专了大家依然发现不了。数学大拿咋就做成了地下特工?

不论外界多么喧哗,师生有一点倒是坚定,就是不论数学多好,反正俺志愿是服装,是服装,是服装——重要事情说三遍。俺再喜欢数学,数学再好,也不是俺未来专业理想。好在她没说,未来的志愿是厨师。服装好歹与数学还有共同点,都得用标尺。用小姑娘的话,都有对称美——这句话还是她老师说的。

中国坊间有个奇怪现象。就是凭空出现一个什么,你只有欢呼的份儿,但凡质疑一下,就成了嫉妒,眼红,抹黑……

我这会儿跟你说,俺家邻居铁蛋,会耳朵认字,你信不?你不信,我就骂你是瘪三,嫉妒,眼红,抹黑,自己耳朵瞎也不容许别人不瞎?

不带这么玩的。

可曾见过,有人质疑,五大学科之奥赛的公正与权威?

说不好听点,阿里巴巴这个,有点野鸡性质。这也就是马巴巴办了。按国家减负政策,社会上真不能随便举办竞赛,加重学生负担,是吧。

当然,由于对于升学没有多大益处,则我们相信,全球参加者,大都是出于爱好。

但有没有益处,不是看你的理性判断,而是当事人;

益处的大小,同样是。

马云走路上,见了五块钱,可能不捡。但你可能捡。

特别是没有益处才没有炒作,而这种炒作普天盖地的,相伴随的自然有质疑,这是一体两面。

一个没有任何益处的比赛,就你家大张旗鼓风满天,那别人就有理由瞪大眼,你在想什么益处。

事实上,你自己不想。观众已帮你想到。

逼得浙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不得不出来走两步,辟谣。

俺没说破格她,俺没说破格她,俺没说破格她。

都有点逼放曹了。

咋破格?

野鸡性质的,正规大学没有这一项。

还是那句话,游戏就是游戏。

但你非得把它当王冠,往上顶。

那你就得承受王冠之重。

是吧。

其实这事我本来也没啥大的怀疑,我就是发现各大学校,居然对此没表示,我才开始注意上的。

换一句,如果是五大学科竞赛,你再看看各大学校啥反应。自主招生的,哭爹喊娘的就冲出来了。

现在哭爹喊娘冲出来要求破格的,都不是自主招生的,都野鸡。

甚至学校不出面,就让学校的老师出面,害得一些大学出来声明,俺学校没这老师。

这都搞成啥了?

别说预赛成绩了,就是决赛成绩,也不意味着啥,于少没一个学校表示的。

阿里巴巴,芝麻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