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部分服装企业产品中检出致癌物质严重超标!

具体来说,深圳某电商公司生产的一款女士时装,其含有的致癌物联苯胺含量高达540毫克/千克,比国家标准限值高出27倍之多!

更为恐怖的是,这种物质会被人体皮肤吸收,改变DNA结构,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平日里亲密无间的衣物,竟然暗藏“杀机”?难道穿衣只能两难取舍,要么健康要么时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危险"毒衣服"曝光,情况堪忧

根据央视的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对各地服装产品进行抽查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情况。

多家知名品牌旗下的服装产品中,检测发现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质——联苯胺和芳香胺染料,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情况最为严重的,是一件来自深圳某电商公司生产的女士时装,检测结果显示该服装中的致癌物质联苯胺含量高达540毫克/千克,是国家标准限值的27倍之多!

另外,东莞一家公司生产的牛仔马甲款式中,也被查出芳香胺染料含量达30毫克/千克,远远超出安全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看,这次抽检的不合格率高达19.2%,可谓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纤维含量不达标、pH值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

"毒衣服"事件再次曝光,反映出一些不良商家和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润,开始肆无忌惮地在服装生产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毒衣服"添加的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那么,这些"毒衣服"都添加了哪些有害物质呢?它们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根据相关报道,这些"毒衣服"中的一大罪魁祸首就是联苯胺。联苯胺是一种有毒且会致癌的化学物质,它曾经被用作合成染料的中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苯胺如果长期与皮肤接触,就会被人体吸收,经过活化作用后能够改变人体的DNA结构。

一旦DNA结构发生改变,极有可能诱发癌症、基因突变等一系列严重疾病,例如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等。

此外,联苯胺还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降低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联苯胺之外,这些"毒衣服"中还添加了另一种有害物质——芳香胺染料,其致癌性比甲醛还要严重。

长期接触芳香胺染料,同样会被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形成致癌化合物,引发恶性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人们并不陌生的有害物质就是甲醛。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一些不法商家会使用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借以增强衣物的抗皱效果和保色性。

然而,甲醛对人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它不仅会刺激皮肤和黏膜,还可能致突变,从而增加患上鼻咽癌、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醛还有可能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导致男性不育或胎儿畸形。

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它们却存在于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中,这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棘手的是,这些物质没有色味,潜伏期也极长,难以被发现,到了患病后人们也很难将疑病症与衣服联系起来。

哪些衣服需要警惕?你所需要当心的衣物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事件曝光后震惊了所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件衣服我们都要扫兴而归,回归赤身裸体。

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受信任的衣物,而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遵守一些选购原则,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所谓"外贸尾单"指的是那些留存的外贸厂家多生产的货物。看似没什么大问题,但其实有一部分就是被翻新复制的"洋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曾经多次曝光过"洋垃圾"产业链,那些从国外废品站、停尸房等渠道收集来的旧衣服,经过简单翻新就被贴上外贸尾单的标签,流入市场。

这些衣服无论是来源还是加工过程都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病毒细菌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理,来路不明的二手衣物也是如此,谁也无法保证它的前身不是某具尸体的遗物。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这类外加工程序不明的衣物远离为佳。

正规的品牌和商家在销售时,衣物上都会有专门的吊牌和合格证标识。如果一件衣服连最基本的信息都没有,其合格与否自然也无从查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根据国家标准,所有服装都被划分为A、B、C三个安全等级,C类为最低级别,意味着该衣物不适合直接接触皮肤。

在选购时,我们应尽量选择等级较高的貌合神离衣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艳丽的颜色通常意味着使用了过多的染料,印花也是如此,这就可能存在一些不合格的情况。

而浓烈的异味、掉色严重等,也有可能是由于添加了一些有害物质所致。所以这一类衣物也需要多加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白了哪些是高危衣物后,那我们应该怎么选购才能买到安全健康的衣服呢?

品牌和渠道是保证衣物质量的基本要求。知名大品牌在这方面自然值得信赖,但网购时也一定要选择商家信誉良好、销量评价高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件正规服装都有吊牌和合格证,是身份信息的体现,并且会标注安全级别。我们要尽量选择A和B级别的衣物。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他们的皮肤娇嫩,建议选购A级别最高标准的衣物。而对于贴身内衣,最好选择淡色的,因为颜色越艳丽,使用的化学染料就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新衣还是旧衣,都要定期清洗。新衣服更要先浸泡消毒,去除残留物质。

对于特殊面料的衣物,我们要按照厂家给出的洗涤方式进行清洗,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杜绝"毒衣服"

"毒衣服"事件虽然令人痛心疾首,但只要我们从三个层面做好应对,就一定能规避风险,远离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者本身需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基本的辨识技能。切忌贪图小利,贪小便宜而吃大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贵一些也无妨,毕竟健康无价。

企业和商家必须切实提高生产标准,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切断有害物质在源头上被添加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避免"毒衣服"流入市场。

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面通力合作,我们才能真正扼杀住"毒衣服",守护大家的身体健康。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全文,想必大家已经对"毒衣服"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曝光的情况让人感到无比痛心,但我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逃避和回避。

只有提高警惕,了解"毒衣服"的存在形式,掌握正确的鉴别方法,同时号召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远离"毒衣服"的威胁,过上健康安全的生活。

希望这次事件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毒害远离我们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